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4页 |
1.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展概况 | 第17-18页 |
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1.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 | 第19-22页 |
1.4 常用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 | 第22页 |
1.5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应用 | 第22-23页 |
1.5.1 在显示方面的应用 | 第23页 |
1.5.2 在照明方面的应用 | 第23页 |
1.6 延迟荧光材料及相关器件的概述 | 第23-31页 |
1.6.1 延迟荧光材料 | 第24-30页 |
1.6.2 延迟荧光材料的主体 | 第30-31页 |
1.7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31-34页 |
1.7.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1-32页 |
1.7.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实验原理 | 第34-37页 |
2.1 薄膜样品的制备及设备 | 第34-35页 |
2.2 样品的表征及设备 | 第35-37页 |
2.2.1 台阶仪分析 | 第35页 |
2.2.2 原子力显微镜 | 第35-36页 |
2.2.3 分光辐射亮度计 | 第36-37页 |
第三章 硫代蒽酮类小分子延迟荧光材料的表征 | 第37-49页 |
3.1 引言 | 第37-3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8-39页 |
3.2.1 试剂 | 第38页 |
3.2.2 仪器及分析测试 | 第38页 |
3.2.3 器件的制备与表征 | 第38-3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7页 |
3.3.1 TXO-TPA的电致发光性能 | 第40-45页 |
3.3.2 TXO-PHCZ的电致发光性能 | 第45-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基于溶液法制备的高效黄色延迟荧光OLED的研究 | 第49-58页 |
4.1 引言 | 第49-5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0页 |
4.2.1 试剂 | 第50页 |
4.2.2 仪器及分析测试 | 第50页 |
4.2.3 器件的制备与表征 | 第5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0-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基于TXO-PHCZ/TPBI主客体发光层的OLED的研究 | 第58-71页 |
5.1 引言 | 第58-59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59-60页 |
5.2.1 试剂 | 第59页 |
5.2.2 仪器及分析测试 | 第59页 |
5.2.3 器件的制备与表征 | 第59页 |
5.2.4 瞬态荧光光解仪样品的制备及相关测试 | 第59-60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0-69页 |
5.3.1 掺杂浓度的优化 | 第62-65页 |
5.3.2 器件稳定性的研究 | 第65-67页 |
5.3.3 5wt%TXO-PHCZ:TPBI光物理性质的测试 | 第67-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六章 基于腺嘌呤修饰的倒向结构标准器件的研究 | 第71-82页 |
6.1 引言 | 第71-73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73-74页 |
6.2.1 试剂 | 第73页 |
6.2.2 仪器及分析测试 | 第73页 |
6.2.3 器件的制备与表征 | 第73-74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74-81页 |
6.3.1 利用方法1制备ZnO纳米颗粒的倒向结构标准器件的研究 | 第76-79页 |
6.3.2 利用方法2制备ZnO纳米颗粒的倒向结构标准器件的研究 | 第79-8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第82-85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82-83页 |
7.2 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101页 |
致谢 | 第101-103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3-104页 |
导师简介 | 第104-105页 |
作者简介 | 第105-106页 |
附件 | 第106-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