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恶臭物质论文

生物膜反应器对NH3和H2S的去除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0页
    1.1 恶臭气体来源及危害第16-20页
        1.1.1 恶臭的分类与产生第16-18页
        1.1.2 恶臭气体的污染特征及危害第18-20页
    1.2 治理恶臭的基本方法第20-25页
        1.2.1 遮掩法第20-21页
        1.2.2 稀释法第21页
        1.2.3 吸附法第21-22页
        1.2.4 吸收法(洗涤法)第22页
        1.2.5 化学氧化法第22-23页
        1.2.6 燃烧法第23页
        1.2.7 生物除臭技术第23-25页
        1.2.8 生物处理装置中的生物膜载体第25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5-28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25-26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26-28页
    1.4 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28-30页
        1.4.1 研究的意义第28页
        1.4.2 研究的内容第28-30页
第二章 陶粒填料改性第30-52页
    2.1 实验试剂第30页
    2.2 实验仪器第30-31页
    2.3 填料的改性第31-51页
        2.3.1 实验方法第32页
        2.3.2 填料参数测定方法第32-34页
        2.3.3 研究内容第34-35页
        2.3.4 几种填料的性能对比第35-36页
        2.3.5 陶粒的物理性质分析第36-39页
        2.3.6 改性条件和改性剂的选择第39-40页
        2.3.7 改性方法的选择第40页
        2.3.8 改性条件的确定第40-47页
        2.3.9 改性陶粒性能分析第47-51页
    2.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三章 去除硫化氢的研究第52-68页
    3.1 实验试剂第52-53页
    3.2 实验仪器第53页
    3.3 实验装置第53-56页
    3.4 相关数据计算方法第56-57页
    3.5 挂膜第57-58页
    3.6 对硫化氢去除效果的研究第58-66页
        3.6.1 不同进气浓度与净化效率的关系第58-59页
        3.6.2 进气流量及停留时间的影响第59-60页
        3.6.3 循环液喷淋流量的影响第60-62页
        3.6.4 循环液pH的影响第62-64页
        3.6.5 填料层压降的影响第64-66页
        3.6.6 温度的影响第66页
    3.7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四章 去除硫化氢和氨气混合气体的研究第68-76页
    4.1 实验试剂第68页
    4.2 实验装置第68页
    4.3 驯化阶段第68-69页
    4.4 混合气体的去除效果第69-70页
    4.5 pH对混合气体的处理影响第70-71页
    4.6 对氨气的去除效果第71-73页
        4.6.1 进气浓度的影响第71-72页
        4.6.2 循环液液喷淋流量的影响第72-73页
    4.7 实验改进第73-75页
    4.8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五章 洗涤-滴滤装置的反应动力学和机理研究第76-86页
    5.1 气态污染物除臭过程第76页
    5.2 气液传质第76-79页
    5.3 生物降解过程第79-82页
    5.4 反应速率常数第82-85页
    5.5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86-88页
    6.1 结论第86-87页
    6.2 展望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2页
致谢第92-94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4-96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96-97页
附件第97-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湖北省产业结构与环境质量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下一篇:不同生物处理工艺降解低浓度头孢呋辛酯的机理和抗性基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