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成都某高校劳务派遣人员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第11-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1.2 研究目的第13页
        1.1.3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15页
    1.3 本文研究的相关概念第15-16页
        1.3.1 劳务派遣溯源与概念界定第15页
        1.3.2 劳务派遣分类与特征第15-16页
        1.3.3 劳务派遣与人事代理、劳务外包的区别第16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18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5 研究的创新点第18-19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19-24页
    2.1 公平感知理论第19-20页
        2.1.1 公平理论内涵第19页
        2.1.2 组织公平维度第19-20页
    2.2 工作满意度理论第20-21页
    2.3 心理契约理论第21-22页
    2.4 激励理论第22-24页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调查设计第24-34页
    3.1 成都某高校劳务派遣制度的发展历程第24-26页
    3.2 研究假设第26-29页
        3.2.1 劳务派遣身份对工作满意度具有负面影响第27页
        3.2.2 劳务派遣身份对公平感知具有负面影响第27-28页
        3.2.3 公平感知对工作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第28页
        3.2.4 公平感知能中介或调节劳务派遣身份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第28-29页
    3.3 研究模型第29页
    3.4 问卷设计第29-34页
        3.4.1 问卷设计原则第29-30页
        3.4.2 问卷构成第30页
        3.4.3 量表设计第30-32页
            3.4.3.1 工作满意度量表第30-31页
            3.4.3.2 组织公平量表第31-32页
        3.4.4 预调研第32-33页
        3.4.5 信度与效度分析第33页
        3.4.6 数据处理方法第33-34页
第四章 调查实施与统计检验第34-44页
    4.1 调查实施第34-35页
    4.2 调查样本描述统计第35-36页
    4.3 问卷信度分析第36-39页
        4.3.1 公平感知的信度分析第36-37页
        4.3.2 工作满意度的信度分析第37-39页
    4.4 问卷效度分析第39-44页
        4.4.1 公平感知的效度分析第39-41页
        4.4.2 工作满意度的效度分析第41-44页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结果描述第44-53页
    5.1 劳务派遣身份对公平感知的影响分析第44-46页
        5.1.1 相关性分析第44页
        5.1.2 方差分析第44-45页
        5.1.3 回归分析控制变量第45-46页
    5.2 劳务派遣身份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分析第46-48页
        5.2.1 相关性分析第46-47页
        5.2.2 方差分析第47页
        5.2.3 回归分析第47-48页
    5.3 公平感知与整体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分析第48-51页
        5.3.1 相关性分析第48-49页
        5.3.2 公平感知的中介作用检验第49-50页
        5.3.3 公平感知的调节作用检验第50-51页
    5.4 研究结果描述第51-53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第53-61页
    6.1 研究结论第53-56页
        6.1.1 劳务派遣身份对员工公平感知具有有显著负向影响第53-54页
        6.1.2 劳务派遣身份对员工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第54页
        6.1.3 公平感知对满意度具有正相关第54-55页
        6.1.4 公平感知在劳务派遣身份对满意度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第55页
        6.1.5 公平感知在劳务派遣身份对满意度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第55-56页
    6.2 管理启示第56-58页
        6.2.1 淡化身份与同工同酬第56页
        6.2.2 组织公平与外在激励第56-57页
        6.2.3 内在激励与组织认同第57页
        6.2.4 专业忠诚第57页
        6.2.5 组织沟通协调与身份同化第57-58页
    6.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第58-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附录第65-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
下一篇: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