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0-3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环境中各类药品的来源、行为及归宿 | 第10-17页 |
1.2.1 常见的药品与个人护理用品(PPCPs) | 第10-12页 |
1.2.2 PPCPs 进入环境的来源、途径和归趋 | 第12-15页 |
1.2.3 环境中 PPCPs 的危害 | 第15-17页 |
1.3 环境中 PPCPs 物质含量水平的检测 | 第17-20页 |
1.3.1 环境中 PPCPs 物质含量水平的检测 | 第17-20页 |
1.3.2 质谱技术在 PPCPs 分析中的应用 | 第20页 |
1.4 PPCPs 在社会水循环系统中存在现状与研究进展 | 第20-27页 |
1.4.1 生活污水中 PPCPs 的存在现状 | 第21-22页 |
1.4.2 传统污水工艺的处理效果现状 | 第22-23页 |
1.4.3 饮用水源地中 PPCPs 的存在现状 | 第23-25页 |
1.4.4 常规饮用水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现状 | 第25-26页 |
1.4.5 给水深度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现状 | 第26-27页 |
1.5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7-30页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7-28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2 环境中 PPCPs 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30-50页 |
2.1 引言 | 第30页 |
2.2 HPLC-MS/MS 分析测试平台的建立 | 第30-40页 |
2.2.1 仪器与设备 | 第30-31页 |
2.2.2 典型药物标准品和其他实验材料 | 第31-35页 |
2.2.3 典型药物质谱条件的建立和优化 | 第35-37页 |
2.2.4 不同 PPCPs 的色谱分离 | 第37-39页 |
2.2.5 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 | 第39-40页 |
2.3 水样前处理方法评价 | 第40-45页 |
2.3.1 水样中固液分离方法的选择 | 第40-41页 |
2.3.2 富集方法的选择 | 第41-43页 |
2.3.3 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 | 第43-45页 |
2.3.4 样品的萃取 | 第45页 |
2.4 典型 PPCPs 分析方法的评价 | 第45-49页 |
2.4.1 药物检出限的确定 | 第45-46页 |
2.4.2 回收率实验 | 第46-47页 |
2.4.3 质量保证/控制体系(QA/QC) | 第47-49页 |
2.5 小结 | 第49-50页 |
3 PPCPs 在城市水循环系统中的分布及风险评价 | 第50-82页 |
3.1 典型 PPCPs 在国内外水源地的分布 | 第50-58页 |
3.1.1 采样点和采样时间的确定 | 第50-51页 |
3.1.2 水样的采集、前处理与分析 | 第51页 |
3.1.3 美国密苏里州水源地典型药物的含量水平和季节变化 | 第51-56页 |
3.1.4 美国密苏里州水源地典型药物的月纪变化及分析 | 第56-57页 |
3.1.5 中国重庆水源地水源地典型药物的分布 | 第57-58页 |
3.2 典型 PPCPs 在不同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分布与去除效果 | 第58-64页 |
3.2.1 典型 PPCPs 在国外不同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分布与去除效果 | 第58-63页 |
3.2.2 典型 PPCPs 在中国重庆主城区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分布与去除效果 | 第63-64页 |
3.3 典型 PPCPs 在常规饮用水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分析 | 第64-73页 |
3.3.1 常规饮用水处理工艺简介 | 第64-65页 |
3.3.2 美国密苏里州冬季各個给水厂对典型 PPCPs 的处理效果 | 第65-68页 |
3.3.3 美国密苏里州夏季各個给水厂对典型 PPCPs 的处理效果 | 第68-72页 |
3.3.4 中国重庆主城区各個给水厂对典型 PPCPs 的处理效果 | 第72-73页 |
3.4 PPCPs 的生态风险评价 | 第73-81页 |
3.4.1 生态风险评价简介 | 第73页 |
3.4.2 生态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 | 第73-75页 |
3.4.3 生态风险评价风险表征 | 第75-77页 |
3.4.4 美国密苏里州水源地 PPCPs 含量对环境的生态风险评价 | 第77-81页 |
3.5 小结 | 第81-82页 |
4 同污泥龄对活性污泥系统处理典型 PPCPs 的影响 | 第82-94页 |
4.1 反应器装置,流程与运行 | 第82-87页 |
4.1.1 SBR 工艺概述 | 第82-83页 |
4.1.2 装置设计 | 第83-85页 |
4.1.3 装置的启动及运行 | 第85-87页 |
4.2 不同污泥龄对活性污泥系统处理典型 PPCPs 的影响 | 第87-93页 |
4.2.1 不同 SRT 反应器处理典型 PPCPs 批次试验 | 第87-90页 |
4.2.2 相同污泥浓度下处理磺胺类药物批次试验 | 第90-93页 |
4.3 小结 | 第93-94页 |
5 磺胺甲恶唑对不同 SRT 长期运行影响研究 | 第94-104页 |
5.1 磺胺甲恶唑吸附与生物降解动力学试验 | 第94-97页 |
5.1.1 试验设计 | 第94页 |
5.1.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94-97页 |
5.2 处理微量磺胺甲恶唑小试试验 | 第97-101页 |
5.2.1 试验设计 | 第97页 |
5.2.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97-101页 |
5.3 活性污泥法处理典型 PPCPs 效果小结 | 第101-102页 |
5.4 小结 | 第102-104页 |
6 主要结论、创新之处及研究展望 | 第104-108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104-105页 |
6.2 创新之处 | 第105页 |
6.3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第105-108页 |
致谢 | 第10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22页 |
附录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