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山羊论文

徐淮山羊Sox2、c-Myc和Oct4基因启动子功能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9-13页
符号说明(缩略语词汇表)第13-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41页
    1. Sox2、c-Myc和Oct4基因研究进展第15-22页
        1.1 Sox2基因研究进展第15-17页
        1.2 c-Myc基因研究进展第17-19页
        1.3 Oct4基因研究进展第19-22页
    2. 真核生物转录调控第22-26页
        2.1 真核生物基因结构第22-23页
        2.2 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第23-26页
            2.2.1 调控基因的顺式作用元件第24-25页
            2.2.2 参与基因调控的反式作用因子第25-26页
    3. 基因甲基化的研究进展第26-31页
        3.1 基因甲基化第26-28页
        3.2 基因的去甲基化第28-29页
        3.3 基因甲基化检测方法第29-31页
            3.3.1. 甲基化特异性的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第29-30页
            3.3.2 亚硫酸氢盐测序法(Bisulfite sequencing PCR BSP)第30页
            3.3.3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第30-31页
    4. 组蛋白乙酰化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41页
第二章 Sox2、c-Myc和Oct4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其活性分析第41-71页
    1 材料和方法第41-55页
        1.1 试验材料第41-43页
            1.1.1 试验动物和载体质粒第41页
            1.1.2 试验试剂第41-42页
            1.1.3 试验仪器第42-43页
        1.2 试验方法第43-55页
            1.2.1 徐淮山羊Sox2、c-Myc和Oct4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3页
            1.2.2 徐淮山羊全血基因组的提取第43-44页
            1.2.3 徐淮山羊Sox2、c-Myc和Oct4基因启动子克隆第44-47页
                1.2.3.1 质粒转化第45-46页
                1.2.3.2 鉴定阳性克隆第46页
                1.2.3.3 质粒的小量提取第46页
                1.2.3.4 质粒酶切鉴定及浓度测定第46-47页
            1.2.4 徐淮山羊Sox2、c-Myc和Oct4基因启动子各缺失片段的克隆第47-49页
            1.2.5 荧光素酶表达载体PGL3-Sox2pro、PGL3-c-Mycpro和PGL3-Oct4pro的构建第49-52页
            1.2.6 pEGFP-N1启动子的置换第52-53页
            1.2.7 细胞培养及瞬时转染第53-54页
            1.2.8 Sox2、c-Myc和Oct4基因启动子活性分析第54-55页
    2 结果第55-61页
        2.1 徐淮山羊基因组DNA的提取第55页
        2.2 徐淮山羊Sox2、c-Myc和Oct4基因启动子克隆第55-56页
        2.3 荧光素酶表达载体PGL3-Sox2pro、PGL3-c-Mycpro和PGL3-Oct4酶切鉴定第56-58页
        2.4 Sox2、c-Myc和Oct4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定性分析第58-59页
        2.5 Sox2、c-Myc和Oct4基因启动子活性分析第59-61页
    3 讨论第61-65页
        3.1 启动子结构与功能第61-62页
        3.2 5'端缺失技术和双焚光素梅报告基因检测系统第62-63页
        3.3 Sox2基因启动子功能分析第63页
        3.4 c-Myc基因启动子功能分析第63-64页
        3.5 Oct4基因启动子功能分析第64页
        3.6 转染所用细胞第64页
        3.7 启动子功能与启动子片段长度的关系第64-65页
    4 结论第65页
    5 参考文献第65-71页
第三章 Sox2、c-Myc、Oct4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域调控元件的分析第71-87页
    1 材料和方法第71-76页
        1.1 试验材料第71-72页
            1.1.1 载体第71-72页
            1.1.2 试验试剂第72页
            1.1.3 试验仪器第72页
        1.2 试验方法第72-75页
            1.2.1 徐淮山羊Sox2、c-Myc和Oct4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72-73页
            1.2.2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突变的启动子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第73-75页
                1.2.2.1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突变引物的设计第73-74页
                1.2.2.2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突变片段的扩增第74-75页
                1.2.2.3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突变片段的产物回收第75页
                1.2.2.4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突变片段的产物的Blunting Kination反应第75页
                1.2.2.5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突变片段的产物的连接反应第75页
                1.2.2.6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突变片段连接产物的转化第75页
        1.3 细胞培养及瞬时转染第75-76页
        1.4 突变质粒PGL3-Sox2,PGL3-c-Myc以及PGL3-Oct4的荧光素酶活性分析第76页
    2 结果第76-80页
        2.1 Sox2、c-Myc和Oct4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生物学信息预测第76-78页
        2.2 突变质粒的双荧光素酶活性分析第78-80页
    3 讨论第80-82页
    4 结论第82页
    5 参考文献第82-87页
第四章 Sox2、c-Myc和Oct4启动子甲基化和乙酰化分析第87-103页
    1 材料和方法第87-90页
        1.1 试验材料第87-88页
            1.1.1 载体第87页
            1.1.2 试验试剂第87-88页
            1.1.3 试验仪器第88页
        1.2 试验方法第88-90页
            1.2.1 Sox2、c-Myc和Oct4启动子甲基化预测第88-89页
            1.2.2 细胞培养及瞬时转染第89页
            1.2.3 Sox2、c-Myc和Oct4基因启动子活性分析第89-90页
    2 结果第90-96页
        2.1 Sox2、c-Myc和Oct4启动子甲基化预测第90-91页
        2.2 5-Azadc最佳诱导浓度的筛选第91-92页
        2.3 TSA最佳诱导浓度的筛选第92页
        2.4 VPA最佳诱导浓度的筛选第92-93页
        2.5 NFAT1对c-Myc最佳诱导浓度的筛选第93-94页
        2.6 5-Azadc和TSA对Sox2基因启动子的联合诱导第94-95页
        2.7 5-Azadc和TSA对c-Myc启动子活性的联合诱导第95页
        2.8 5-Azadc和TSA对Oct4启动子活性的联合诱导第95-96页
    3 讨论第96-98页
    4 结论第98页
    5 参考文献第98-103页
全文结论第103-104页
附录第104-107页
致谢第107-10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第108-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家庭牧场草地利用单元划分及状态—转换模型的建立
下一篇:牦牛基因组数据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