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光电池论文--太阳能电池论文

半导体纳米结构太阳电池的研究

附件第3-7页
中文摘要第7-11页
英文摘要第11-15页
目录第16-20页
第一章 绪论第20-44页
    1.1 引言第20-21页
    1.2 半导体纳米结构优异的光伏特性第21-25页
        1.2.1 纳米结构的带隙可调特性第22-23页
        1.2.2 纳米材料的优秀光吸收特性第23页
        1.2.3 规则1D/3D纳米结构的减反特性第23-24页
        1.2.4 多重激子效应特性第24页
        1.2.5 柔性器件特性第24-25页
    1.3 量子结构太阳电池第25-26页
        1.3.1 量子阱太阳电池第25页
        1.3.2 量子点异质结电池第25-26页
    1.4 1D/3D纳米结构太阳电池第26-27页
        1.4.1 化合物半导体有序纳米结构太阳电池第26-27页
        1.4.2 Si纳米线太阳电池第27页
    1.5 敏化电池第27-34页
        1.5.1 敏化电池的结构与原理第28-31页
        1.5.2 染料敏化电池第31-33页
        1.5.3 量子点敏化电池第33-34页
    1.6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第34-37页
    参考文献第37-44页
第二章 多孔膜敏化电池与电化学可控制备的研究第44-61页
    2.1 敏化电池性能测试第44-50页
        2.1.1 太阳电池入射光的光谱与能量标准第44-47页
        2.1.2 太阳电池的性能标准第47-49页
        2.1.3 电池性能测试平台第49-50页
    2.2 多孔膜敏化电池的制备研究第50-55页
        2.2.1 多孔膜厚度对于敏化电池性能的影响第51-53页
        2.2.2 纳米银颗粒掺杂多孔膜对于敏化电池性能的影响第53-55页
    2.3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制备与器件应用研究第55-58页
        2.3.1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制备第55-56页
        2.3.2 电化学氧化时间对于管阵膜厚的影响第56-57页
        2.3.3 电化学氧化电压对于纳米管内径、外径的影响第57-58页
        2.3.4 电化学反应溶液水含量对于纳米管形貌的影响第58页
    2.4 本章小结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1页
第三章 基于离子浓度的TiO_2 NTAs生长机理与物理调制法第61-81页
    3.1 TiO_2 NTAs制备过程中振荡现象的研究现状第61-63页
    3.2 实验部分第63-64页
        3.2.1 二氧化钛纳米管阳极氧化过程及自发振荡现象第63-64页
        3.2.2 人工干预调制与机理研究第64页
        3.2.3 纳米结构的表征与检测第6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4-78页
        3.3.1 二氧化钛纳米管制备过程中电流的振荡与管壁的起伏现象第64-66页
        3.3.2 机械搅拌对于电流振荡和形貌起伏的影响第66-69页
        3.3.3 周期性振荡调制电压对于电流振荡和形貌起伏的影响第69-70页
        3.3.4 关于自发与受调制振荡现象的机理解释第70-75页
        3.3.5 可控振荡行为在纳米结构制备中的应用第75-78页
    3.4 本章小结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1页
第四章 TiO_2 NTAs的物理化学综合修饰及其在DSSCs中的应用第81-104页
    4.1 管基染料敏化电池研究现状第81-83页
    4.2 实验部分第83-84页
        4.2.1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制备第83页
        4.2.2 二级结构的制备与其他表面修饰第83页
        4.2.3 DSSCs的组装第83-84页
        4.2.4 材料与器件的表征与检测第8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84-99页
        4.3.1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表面次级结构的形成第84-88页
        4.3.2 不同浓度HF溶液对管阵形貌与电池性能的影响第88-91页
        4.3.3 结合TiCl_4处理的表面修饰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91-93页
        4.3.4 物理调制方法对管阵形貌与电池性能的影响第93-96页
        4.3.5 次级结构的生成与物理化学综合调制原理第96-99页
    4.4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4页
第五章 电场辅助PbS量子点原位化学浴沉积法及其在QDSSCs中的应用第104-132页
    5.1 PbS QDSSCs的研究现状第104-106页
    5.2 实验部分第106-107页
        5.2.1 二氧化钛多孔膜及纳米管阵列的制备与调制第106页
        5.2.2 量子点的非原位与原位生长第106页
        5.2.3 QDSSCs的组装第106-107页
        5.2.4 材料与器件的表征第107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07-127页
        5.3.1 基于多孔膜的QDSSCs第107-112页
        5.3.2 基于纳米管阵列的QDSSCs第112-115页
        5.3.3 基于综合调制管阵的QDSSCs第115-119页
        5.3.4 不同内外径的NTAs对QDSSCs的影响第119-122页
        5.3.5 电场辅助量子点原位化学浴沉积法(EACBD)第122-127页
    5.4 本章小结第127-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32-136页
    6.1 主要结论第132-134页
    6.2 研究展望第134-136页
致谢第136-137页
完成论文目录第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湖北省农村地区医疗机构症状监测系统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压电摩擦阻尼器的空间杆系结构地震响应半主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