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1.1 壳聚糖的简介及其应用 | 第10-14页 |
1.1.1 壳聚糖简介 | 第10-11页 |
1.1.2 壳聚糖常用的改性方法 | 第11-13页 |
1.1.3 壳聚糖的质子化改性方法 | 第13-14页 |
1.2 壳聚糖基吸附剂的在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 第14-17页 |
1.2.1 在含金属离子废水方面的研究 | 第15-16页 |
1.2.2 在有机废水、印染废水方面的研究 | 第16-17页 |
1.2.3 吸附非金属无机物 | 第17页 |
1.3 硫酸盐废水的污染现状和处理方法 | 第17-21页 |
1.3.1 含硫酸盐废水的污染现状 | 第17-18页 |
1.3.2 对含硫酸盐废水的处理方法概述 | 第18-21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1-24页 |
1.4.1 研究的意义 | 第21-23页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2 质子化交联壳聚糖吸附剂的制备 | 第24-38页 |
2.1 实验仪器和药品 | 第24页 |
2.2 实验原理和过程 | 第24-27页 |
2.2.1 实验原理 | 第24-26页 |
2.2.2 实验过程 | 第26-27页 |
2.3 交联壳聚糖制备单因素实验 | 第27-30页 |
2.3.1 交联反应时间单因素 | 第27-28页 |
2.3.2 交联反应温度单因素 | 第28页 |
2.3.3 甲醛加入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2.3.4 戊二醛加入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2.4 交联壳聚糖制备的正交实验研究 | 第30-32页 |
2.4.1 正交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0-32页 |
2.4.2 优化条件下的重复性实验 | 第32页 |
2.5 交联壳聚糖的分析表征 | 第32-35页 |
2.5.1 扫描电镜表征 | 第32-33页 |
2.5.2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3-34页 |
2.5.3 X 射线能谱分析(EDS) | 第34-35页 |
2.6 抗酸性实验 | 第3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5-38页 |
3 质子化交联壳聚糖对硫酸根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 第38-46页 |
3.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第38页 |
3.2 实验过程和方法 | 第38-40页 |
3.2.1 SO_4~(2-)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8-39页 |
3.2.2 吸附剂吸附单因素的实验研究 | 第39页 |
3.2.3 吸附剂的再生性实验 | 第39-40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3.3.1 吸附时间对硫酸根离子吸附量的影响 | 第40页 |
3.3.2 吸附温度对硫酸根离子吸附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3 初始浓度对硫酸根离子吸附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3.3.4 体系的 pH 对硫酸根离子吸附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5 吸附剂的再生性能 | 第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6页 |
4 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特性的研究 | 第46-52页 |
4.1 质子化交联壳聚糖吸附硫酸根离子的动力学研究 | 第46-48页 |
4.2 吸附等温特性的研究 | 第48-5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5 质子化胺化改性交联壳聚糖吸附剂的制备 | 第52-64页 |
5.1 实验仪器和药品 | 第52页 |
5.2 实验原理和过程 | 第52-53页 |
5.2.1 实验原理 | 第52-53页 |
5.2.2 实验过程 | 第53页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3-59页 |
5.3.1 活化反应条件优化 | 第53-57页 |
5.3.2 胺化改性反应条件优化 | 第57-59页 |
5.4 吸附剂的表征 | 第59-62页 |
5.4.1 扫描电镜表征 | 第59-60页 |
5.4.2 红外光谱分析 | 第60-61页 |
5.4.3 X 射线能谱分析(EDS) | 第61页 |
5.4.4 X 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61-62页 |
5.5 吸附剂的性能比较 | 第62-6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64-66页 |
6.1 结论 | 第64-65页 |
6.2 建议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