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2页 |
1.1 碳酸钙晶体及生物矿物 | 第11-19页 |
1.1.1 碳酸钙晶体及其应用 | 第11-15页 |
1.1.2 碳酸钙生物矿物及其矿化机理 | 第15-19页 |
1.2 碳酸钙仿生矿化研究进展 | 第19-28页 |
1.2.1 添加剂对碳酸钙矿化的影响 | 第19-24页 |
1.2.2 聚天冬氨酸对于碳酸钙矿化的影响 | 第24-25页 |
1.2.3 仿生矿化过程中的调控因素 | 第25-26页 |
1.2.4 碳酸钙仿生矿化实验方法 | 第26-28页 |
1.3 预组装模板法的提出 | 第28-30页 |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30-32页 |
1.4.1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30-31页 |
1.4.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第32-37页 |
2.1 实验试剂及实验设备 | 第32-33页 |
2.1.1 实验药品与材料 | 第32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32-33页 |
2.2 聚天冬氨酸的合成 | 第33-34页 |
2.3 预组装模板法制备碳酸钙晶体 | 第34-35页 |
2.3.1 静置预组装法 | 第34页 |
2.3.2 搅拌预组装法 | 第34-35页 |
2.3.3 超声预组装法 | 第35页 |
2.4 碳酸钙样品测试与表征 | 第35-37页 |
2.4.1 X-射线衍射 | 第35页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35页 |
2.4.3 傅里叶红外光谱 | 第35-36页 |
2.4.4 碳酸钙样品中球霰石晶型含量计算 | 第36-37页 |
第3章 聚天冬氨酸预组装模板法的确定 | 第37-49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预组装模板法与常用仿生矿化方法比较分析 | 第37-43页 |
3.2.1 预组装模板法与反应沉淀法比较 | 第38-39页 |
3.2.2 预组装模板法与碳化法比较 | 第39-41页 |
3.2.3 预组装模板法与气体扩散法 | 第41-43页 |
3.3 预组装模板法的筛选与优化 | 第43-48页 |
3.3.1 预组装模板法合成碳酸钙样品的晶相分析 | 第43-44页 |
3.3.2 不同预组装模板法对球霰石晶型含量的影响 | 第44-46页 |
3.3.3 超声时间对于超声预组装模板法合成碳酸钙的影响 | 第46-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聚天冬氨酸超声预组装模板法仿生矿化合成碳酸钙过程研究 | 第49-72页 |
4.1 聚天冬氨酸浓度对碳酸钙仿生矿化过程的影响 | 第49-53页 |
4.1.1 聚天冬氨酸浓度对碳酸钙晶型的影响 | 第49-50页 |
4.1.2 聚天冬氨酸浓度对球霰石晶型含量的影响 | 第50-52页 |
4.1.3 聚天冬氨酸浓度对碳酸钙形貌的影响 | 第52-53页 |
4.2 过饱和度对于碳酸钙仿生矿化过程的影响 | 第53-59页 |
4.2.1 过饱和度对碳酸钙晶型的影响 | 第54-55页 |
4.2.2 过饱和度对球霰石晶型含量的影响 | 第55-58页 |
4.2.3 过饱和度对碳酸钙形貌的影响 | 第58-59页 |
4.3 温度对于碳酸钙仿生矿化的影响 | 第59-63页 |
4.3.1 温度对于碳酸钙晶型的影响 | 第59-60页 |
4.3.2 温度对于球霰石晶型含量的影响 | 第60-61页 |
4.3.3 温度对于碳酸钙形貌的影响 | 第61-63页 |
4.4 模板溶液滴加时间对碳酸钙矿化过程的影响 | 第63-67页 |
4.4.1 模板溶液滴加时间对碳酸钙晶型的影响 | 第63-64页 |
4.4.2 模板溶液滴加时间对球霰石晶型含量的影响 | 第64-65页 |
4.4.3 模板溶液滴加时间对碳酸钙形貌的影响 | 第65-67页 |
4.5 搅拌速度对碳酸钙矿化过程的影响 | 第67-70页 |
4.5.1 搅拌速度对碳酸钙晶型的影响 | 第67-68页 |
4.5.2 搅拌速度对球霰石含量的影响 | 第68-69页 |
4.5.3 搅拌速度对碳酸钙形貌的影响 | 第69-7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5章 聚天冬氨酸调控碳酸钙矿化机理分析 | 第72-80页 |
5.1 聚天冬氨酸调控球霰石型碳酸钙形成机理分析 | 第72-77页 |
5.2 球形形貌碳酸钙的形成机理分析 | 第77-7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