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建筑内部负荷扰量的特性分析与能耗预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8-9页 |
1.1.1 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 第8页 |
1.1.2 内部负荷扰量研究的必要性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2.1 内部负荷扰量设定方法 | 第9-13页 |
1.2.2 文献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办公建筑内部负荷扰量的定义 | 第16-34页 |
2.1 建筑内部负荷扰量作用机理 | 第16-18页 |
2.2 办公建筑内部负荷扰量主因素分析 | 第18-28页 |
2.2.1 建筑模型 | 第18-26页 |
2.2.2 主因分析 | 第26-28页 |
2.3 以人为本的内部负荷扰量定义 | 第28-33页 |
2.3.1 内部负荷扰量的人本主义分析 | 第28-29页 |
2.3.2 内部负荷扰量定义 | 第29-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办公建筑内部负荷扰量特征 | 第34-67页 |
3.1 调研内容及方法 | 第34-39页 |
3.2 人员在室情况分析 | 第39-52页 |
3.3 设备及使用情况分析 | 第52-60页 |
3.3.1 设备基本情况统计 | 第52-54页 |
3.3.2 设备使用情况分析 | 第54-60页 |
3.4 照明使用情况分析 | 第60-65页 |
3.4.1 照明灯具基本信息统计 | 第60-61页 |
3.4.2 照明使用情况分析 | 第61-63页 |
3.4.3 供求分析 | 第63-6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四章 内部负荷扰量数学描写 | 第67-92页 |
4.1 数据整理 | 第67-68页 |
4.2 人员在室率模型 | 第68-78页 |
4.2.1 数学方法 | 第68页 |
4.2.2 数学描写 | 第68-78页 |
4.2.3 小结 | 第78页 |
4.3 设备及照明使用模型 | 第78-91页 |
4.3.1 数学方法 | 第78-82页 |
4.3.2 数学描写 | 第82-90页 |
4.3.3 其他设备及灯具的使用模型 | 第90-91页 |
4.3.4 小结 | 第9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五章 内部负荷扰量引起能耗的预测模型 | 第92-99页 |
5.1 内部负荷扰量引起的能耗分析 | 第92-94页 |
5.2 能耗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94-97页 |
5.3 能耗预测模型的应用 | 第97页 |
5.4 现实意义 | 第97-9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99-101页 |
6.1 结论 | 第99页 |
6.2 创新点 | 第99-100页 |
6.3 展望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7页 |
附件 1 | 第107-10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