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论文

辽宁省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1 理论意义第10页
        1.2.2 现实意义第10-11页
    1.3 文献综述第11-13页
        1.3.1 国外相关研究第11-12页
        1.3.2 国内相关研究第12-13页
    1.4 研究内容、思路及创新点第13-16页
        1.4.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2 研究思路第14-15页
        1.4.3 数据来源第15页
        1.4.4 创新点第15-16页
2 能源、经济和环境相互关系分析及相关理论第16-19页
    2.1 能源、经济和环境相互关系分析第16-17页
        2.1.1 能源和经济的关系第16页
        2.1.2 能源和环境的关系第16-17页
        2.1.3 经济和环境的关系第17页
    2.2 能源、经济和环境相关理论第17-19页
        2.2.1 可持续发展第17-18页
        2.2.2 协调的含义第18页
        2.2.3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的内涵第18-19页
3 辽宁省能源、经济和环境发展状况及分析第19-32页
    3.1 辽宁省能源、经济和环境发展状况第19-25页
        3.1.1 辽宁省能源发展状况第19-21页
        3.1.2 辽宁省经济发展状况第21-23页
        3.1.3 辽宁省环境发展状况第23-25页
    3.2 辽宁省能源、经济和环境发展状况分析第25-32页
        3.2.1 辽宁省能源效率分析第25-27页
        3.2.2 辽宁省产业规模效应分析第27-30页
        3.2.3 辽宁省生态效率分析第30-32页
4 辽宁省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实证分析第32-43页
    4.1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指标体系构建第32页
    4.2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第32-34页
        4.2.1 熵值法第32-33页
        4.2.2 协调度和发展度评价模型第33-34页
        4.2.3 重心模型第34页
    4.3 辽宁省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度评价第34-43页
        4.3.1 辽宁省能源、经济和环境系统发展水平第34-36页
        4.3.2 辽宁省协调度和发展度分析第36-38页
        4.3.3 重心移动轨迹分析第38-41页
        4.3.4 辽宁省协调度空间演变第41-43页
5 提升辽宁省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度政策建议第43-46页
    5.1 调整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效率第43-44页
        5.1.1 提高技术水平开发新能源第43页
        5.1.2 加强节能减排减少能源消耗第43-44页
    5.2 优化产业结构寻找经济增长新引擎第44页
        5.2.1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第44页
        5.2.2 提高科学技术发展新型产业第44页
    5.3 提高环境治理水平加大环境保护投入第44-45页
        5.3.1 提高环境治理水平第44页
        5.3.2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大环境保护资金投入第44-45页
    5.4 加强政府引导工作推动城市转型第45-46页
6 结论与展望第46-48页
    6.1 研究结论第46页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形势下深化中俄科技创新合作研究
下一篇:一个改进的空间随机前沿模型--以中国省域经济增长源泉研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