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1 引言 | 第13-31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13-14页 |
1.1.1 社会发展需求 | 第13页 |
1.1.2 公园发展需求 | 第13页 |
1.1.3 人们生活需求 | 第13-14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4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4页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7页 |
1.3.1 公园绿地 | 第14-15页 |
1.3.2 城市综合公园 | 第15页 |
1.3.3 公园改造 | 第15-16页 |
1.3.4 景观保留与优化设计 | 第16-17页 |
1.4 国内外城市公园改造的相关研究 | 第17-26页 |
1.4.1 国内外城市公园发展历程 | 第17-18页 |
1.4.2 国内外城市公园改造历程 | 第18-19页 |
1.4.3 国内外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概况 | 第19-21页 |
1.4.4 国内外相关实例分析 | 第21-26页 |
1.5 城市公园改造的相关理论 | 第26-29页 |
1.5.1 有机更新理论 | 第27页 |
1.5.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7页 |
1.5.3 文脉主义理论 | 第27-28页 |
1.5.4 生态园林理论 | 第28页 |
1.5.5 场所精神理论 | 第28-29页 |
1.6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29-30页 |
1.6.1 研究方法 | 第29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1.7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2 城市综合公园改造认知 | 第31-38页 |
2.1 城市综合公园的功能及发展趋势 | 第31-33页 |
2.1.1 城市综合公园的功能 | 第31-32页 |
2.1.2 城市综合公园的发展趋势 | 第32-33页 |
2.2 城市综合公园改造设计内容 | 第33-34页 |
2.2.1 城市综合公园改造的目标 | 第33页 |
2.2.2 城市综合公园改造的步骤 | 第33-34页 |
2.2.3 城市综合公园改造的方法 | 第34页 |
2.3 城市综合公园改造中景观保留与优化设计的必要性 | 第34-35页 |
2.3.1 保留原有景观的必要性 | 第34-35页 |
2.3.2 优化公园景观的必要性 | 第35页 |
2.4 影响综合公园改造中景观保留与优化设计的因素 | 第35-36页 |
2.5 目前城市综合公园改造中景观保留与优化设计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2.5.1 缺乏专业指导,前期调研不充分,原有景观未能有效保留 | 第36-37页 |
2.5.2 公园设计中的功能性改造,影响了原有景观的保留 | 第37页 |
2.5.3 公园内部分原有景观品质较差 | 第37-38页 |
3 综合公园改造中景观构成分析 | 第38-44页 |
3.1 景观分类及景观空间构建 | 第38-40页 |
3.1.1 景观分类 | 第38页 |
3.1.2 景观空间构建 | 第38-39页 |
3.1.3 植物景观空间构建 | 第39-40页 |
3.2 景观构成要素研究 | 第40-44页 |
3.2.1 景观基本构成要素 | 第40-41页 |
3.2.2 植物与其他景观要素设计研究 | 第41-44页 |
4 城市综合公园改造中景观保留与优化设计 | 第44-57页 |
4.1 景观保留与优化设计的原则 | 第44-45页 |
4.1.1 保留与优化的整体性原则 | 第44页 |
4.1.2 重点保留与优化标志性景观的原则 | 第44-45页 |
4.1.3 因地制宜的生态性改造原则 | 第45页 |
4.1.4 人本主义优化的原则 | 第45页 |
4.2 综合公园改造中景观的保留与优化设计策略 | 第45-50页 |
4.2.1 提高公共保护意识,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 第45页 |
4.2.2 全面调查分析原有景观资源 | 第45-46页 |
4.2.3 做好景观空间的保留与优化设计 | 第46-48页 |
4.2.4 做好地形和水体的保留与优化设计 | 第48-49页 |
4.2.5 做好建筑和道路的保留与优化设计 | 第49-50页 |
4.3 综合公园改造中植物的保留与优化设计方法 | 第50-57页 |
4.3.1 增强植物保留意识和技术,加大现状考察分析 | 第50-51页 |
4.3.2 因地制宜地保留利用原有植物 | 第51-53页 |
4.3.3 优化植物景观品质 | 第53-57页 |
5 实例论证——潍坊自怡园改造设计 | 第57-72页 |
5.1 项目概况 | 第57页 |
5.2 自怡园景观空间的保留与优化设计 | 第57-64页 |
5.2.1 景观空间现状分析 | 第57-59页 |
5.2.2 景观空间保留与优化设计内容 | 第59-64页 |
5.3 自怡园内构筑物及园路的保留与优化设计 | 第64-66页 |
5.3.1 建筑和设施 | 第64-66页 |
5.3.2 园路 | 第66页 |
5.4 自怡园内植物保留与优化设计 | 第66-71页 |
5.4.1 植物现状分析 | 第66-67页 |
5.4.2 自怡园内植物保留与优化设计策略 | 第67-69页 |
5.4.3 自怡园园内植物保留与优化设计的内容 | 第69-71页 |
5.5 项目总结 | 第71-72页 |
6 讨论 | 第72-73页 |
(1)目前在生态设计优先考虑的情况下,原有景观保留尺度 | 第72页 |
(2)原有设计思想与改造后主题思想有机结合 | 第72页 |
(3)景观保留与优化设计方案与施工效果有效对接 | 第72-73页 |
7 结论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