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R工艺对垃圾渗滤液处理的试验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5页 |
·我国的垃圾现状 | 第9-11页 |
·城市垃圾的来源及其特点 | 第9-10页 |
·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措施 | 第10-11页 |
·垃圾渗滤液概述 | 第11-14页 |
·垃圾渗滤液的来源 | 第11-12页 |
·垃圾渗滤液的特点 | 第12-14页 |
·垃圾渗滤液的危害 | 第14页 |
·排放标准 | 第14-15页 |
·国内外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式 | 第15-17页 |
·合并处理 | 第15-16页 |
·土地处理 | 第16页 |
·就地处理 | 第16-17页 |
·国内外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第17-25页 |
·物理化学方法 | 第17-19页 |
·生物法 | 第19-22页 |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存在缺陷 | 第22-24页 |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优化选择 | 第24-25页 |
第二章 SBR 工艺的介绍及探讨 | 第25-42页 |
·SBR 工艺的流程 | 第25-26页 |
·SBR 的运行操作要点 | 第26-29页 |
·SBR 的主要特点 | 第29-32页 |
·SBR 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32页 |
·SBR 工艺的发展 | 第32-39页 |
·SBBR 工艺 | 第33-34页 |
·MSBR 工艺 | 第34-35页 |
·CASS 工艺 | 第35-36页 |
·Unitank 工艺 | 第36-37页 |
·DAT—IAT 工艺 | 第37-38页 |
·ICEAS 工艺 | 第38-39页 |
·SBR 工艺的经济评价 | 第39-40页 |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40-42页 |
·研究目标 | 第40页 |
·本试验拟解决的主要科学及技术问题 | 第40-41页 |
·本试验研究内容 | 第41-42页 |
第三章 试验材料、装置和检测方法 | 第42-47页 |
·试验方法 | 第42-44页 |
·试验水质 | 第42页 |
·检测方法及试验所用试剂 | 第42-43页 |
·试验仪器 | 第43-44页 |
·试验装置 | 第44-47页 |
·SBR 反应器 | 第44-45页 |
·曝气系统 | 第45-47页 |
第四章 SBR 反应器活性污泥的驯化 | 第47-52页 |
·活性污泥的驯化目标 | 第47页 |
·接种污泥 | 第47页 |
·污泥培养驯化 | 第47-48页 |
·污泥驯化工艺参数 | 第48页 |
·污泥驯化试验结果 | 第48-50页 |
·污泥驯化实验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第五章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2-67页 |
·SBR 反应器最佳曝气时间的确定 | 第52-53页 |
·试验运行方式 | 第53-54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4-59页 |
·A/O 运行方式处理结果 | 第54-55页 |
·二级A/O 运行方式处理效果及分析 | 第55-56页 |
·三段A/O 运行方式处理效果及分析 | 第56-57页 |
·四段A/O 运行方式处理效果及分析 | 第57-59页 |
·四种运行方式处理效果对比分析 | 第59-60页 |
·pH 值对SBR 反应器运行的影响 | 第60-62页 |
·pH 值=7 时SBR 反应器运行运行效果 | 第60-61页 |
·pH 值=7.5 时SBR 反应器运行运行效果 | 第61页 |
·pH 值=8 时SBR 反应器运行运行效果 | 第61-62页 |
·pH 值=8.5 时SBR 反应器运行运行效果 | 第62页 |
·处理效果比较及分析 | 第62-63页 |
·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中氮的转化 | 第63-64页 |
·SBR 工艺中脱氮机理的分析 | 第64-65页 |
·SBR 工艺中生物脱氮原理 | 第64-65页 |
·SBR 系统中硝化反应与反硝化过程控制 | 第65页 |
·SBR 反应器中硝化与反硝化过程 | 第65-67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建议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