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利工程基础科学论文--泥沙动力学、河流动力学论文--河道演变论文

三峡建坝后河床冲刷过程与机理及其对入海泥沙通量的影响和预测

摘要第7-11页
ABSTRACT第11-16页
第一章 前言第24-4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4-27页
    1.2 研究进展第27-46页
        1.2.1 入海泥沙通量第27-32页
        1.2.2 长江中游的水沙调整第32-40页
        1.2.3 一维水沙模型第40-46页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第46-47页
        1.3.1 研究目标第46页
        1.3.2 研究内容第46-47页
    1.4 论文创新性第47-48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48-55页
    2.1 长江流域的环境概况第48-52页
        2.1.1 长江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第48-50页
        2.1.2 长江流域人文经济特征第50-52页
    2.2 长江中游(宜昌-汉口)的基本特征第52-54页
    2.3 三峡工程简介第54-55页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55-68页
    3.1 数据来源第55-58页
        3.1.1 收集资料第55-57页
        3.1.2 野外实测数据第57-58页
    3.2 研究方法第58-67页
        3.2.1 野外采集及室内分析第58-61页
        3.2.2 数学方法及公式计算第61-67页
    3.3 技术路线第67-68页
第四章 洞庭湖的水沙变化及其与长江干流之间的相互关系第68-90页
    4.1 洞庭湖的水沙变化第68-76页
        4.1.1 洞庭湖的水沙变化趋势第68-72页
        4.1.2 洞庭湖的时空变化特征第72-76页
    4.2 洞庭湖的水位波动、泥沙通量变化及其未来趋势分析第76-81页
        4.2.1 洞庭湖的水位波动情况第76-77页
        4.2.2 洞庭湖的冲淤变化情况及其未来趋势分析第77-81页
    4.3 洞庭湖与长江干流之间的关系第81-89页
        4.3.1 洞庭湖与长江干流的浊度变化第81-83页
        4.3.2 洞庭湖与长江干流的流速变化第83-89页
    4.4 小结第89-90页
第五章 中游河道冲淤变化机制研究第90-115页
    5.1 长江中游河段的水沙特征对三峡建坝的响应第90-97页
        5.1.1 三峡建坝前后长江泥沙通量变化情况第90-94页
        5.1.2 三峡建坝前后长江中游水沙关系变化情况第94-97页
    5.2 长江中游河段水文动力过程对三峡建坝的响应第97-106页
        5.2.1 三峡建坝前后长江中游水动力变化情况第97-99页
        5.2.2 三峡建坝前后长江中游泥沙粒径的响应第99-102页
        5.2.3 长江中游河床未来的趋势第102-106页
    5.3 长江中游河段底床形态的特征第106-113页
        5.3.1 长江中游底床沙波形态的空间分布第106-108页
        5.3.2 长江中游底形发育与沉积物、水文参数的关系第108-113页
    5.4 小结第113-115页
第六章 三峡建坝后入海泥沙通量响应的预测第115-153页
    6.1 SOBEK模型第115-126页
        6.1.1 水流模块第117-119页
        6.1.2 输沙模块第119-121页
        6.1.3 非均匀输沙模块第121-124页
        6.1.4 地貌模块第124-126页
    6.2 长江中游河段SOBEK模型建模第126-131页
        6.2.1 河网系统配置第126-128页
        6.2.2 初始、边界条件第128-130页
        6.2.3 其他参数第130-131页
    6.3 长江中游河段SOBEK模型的验证第131-133页
    6.4 长江中游河段SOBEK的模拟成果及分析第133-148页
        6.4.1 SOBEK模拟结果第133-143页
        6.4.2 模拟结果的合理性讨论第143-148页
    6.5 长江未来入海泥沙通量的趋势第148-151页
    6.6 小结第151-153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53-157页
    7.1 主要结论第153-156页
    7.2 展望第156-157页
参考文献第157-176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76-178页
后记第178-179页

论文共1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食用农产品营养保健成分优化配置系统的构建与推广应用研究
下一篇:水泥基材料氯离子扩散系数预测的随机行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