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重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

Ni-Mo-Cu三元合金的电化学制备及其析氢催化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1页
    1.1 氢能源概述第11-12页
    1.2 氢气的制备第12页
        1.2.1 制备氢气的主要方法第12页
        1.2.2 电解水制氢第12页
    1.3 碱性电解水析氢催化材料第12-14页
        1.3.1 多孔镍析氢催化电极第12-13页
        1.3.2 镍基合金电极第13-14页
        1.3.3 复合镍基电极第14页
    1.4 阴极析氢反应过程第14-17页
        1.4.1 氢离子在阴极上的还原过程第14-15页
        1.4.2 析氢过电位及其影响因素第15-16页
        1.4.3 析氢反应过程的机理第16-17页
    1.5 金属的电沉积过程第17-19页
        1.5.1 金属电沉积的基本历程第17-18页
        1.5.2 电沉积法制备合金的条件及其分类第18-19页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选题思路与研究内容第19-21页
        1.6.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9页
        1.6.2 本课题的选题思路第19-20页
        1.6.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0-21页
2 实验部分第21-27页
    2.1 实验仪器与药品第21-22页
        2.1.1 主要的实验仪器第21页
        2.1.2 主要实验试剂第21-22页
    2.2 电极预处理流程第22-23页
        2.2.1 实验装置第22-23页
        2.2.2 电极预处理流程第23页
    2.3 电镀液的组成与电沉积工艺参数第23-24页
        2.3.1 电镀液的组成第23-24页
        2.3.2 电沉积工艺参数研究第24页
    2.4 Ni-Mo-Cu合金镀层的分析与表征第24-25页
        2.4.1 Ni-Mo-Cu合金镀层的成分分析第24页
        2.4.2 Ni-Mo-Cu合金镀层的表面形貌分析第24-25页
        2.4.3 Ni-Mo-Cu合金镀层的XRD图谱分析第25页
        2.4.4 Ni-Mo-Cu合金镀层的XPS图谱分析第25页
    2.5 Ni-Mo-Cu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5-27页
        2.5.1 三电极测量体系第25-26页
        2.5.2 电化学测试仪器第26页
        2.5.3 电化学实验测试参数第26-27页
3 Ni-Mo-Cu三元合金镀层的制备工艺研究第27-39页
    3.1 电镀液中铜盐含量对合金镀层析氢性能的影响第27-31页
        3.1.1 不同铜浓度对合金镀层电化学析氢催化活性的影响第27-28页
        3.1.2 不同铜浓度制备出的合金镀层分析第28-31页
        3.1.3 最佳电镀液的配方第31页
    3.2 电沉积电流密度对合金镀层析氢催化性能的影响第31-33页
    3.3 电沉积温度对合金镀层析氢催化性能的影响第33-35页
    3.4 电镀液pH值对合金析氢催化性能的影响第35-37页
    3.5 制备Ni-Mo-Cu三元合金镀层的最优化工艺第37页
    3.6 本章小节第37-39页
4 Ni-Mo-Cu三元合金镀层分析及其电化学性能的表征第39-56页
    4.1 Ni-Mo-Cu三元合金镀层分析第39-44页
        4.1.1 Ni-Mo-Cu三元合金镀层表面形貌分析第39-40页
        4.1.2 Ni-Mo-Cu三元合金镀层成分分析第40-41页
        4.1.3 Ni-Mo-Cu三元合金镀层晶体结构分析第41-43页
        4.1.4 Ni-Mo-Cu三元合金镀层XPS分析第43-44页
    4.2 在Ni-Mo-Cu三元合金镀层电极上的电化学析氢反应第44-48页
    4.3 Ni-Mo-Cu三元合金的电化学交流阻抗分析第48-50页
    4.4 电解质对Ni-Mo-Cu三元合金镀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50-52页
        4.4.1 电解质浓度的影响第50-51页
        4.4.2 电解质温度的影响第51-52页
    4.5 Ni-Mo-Cu三元合金的电化学稳定性研究第52-54页
    4.6 Ni-Mo-Cu三元合金的析氢反应机理研究第54-55页
    4.7 本章小节第55-56页
5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4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梨酸与苯甲酸氨基酸酯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
下一篇:热处理对AZ80镁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