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骨干亲本小偃22抗旱耐寒适应性分析及对其衍生品种的遗传贡献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2 干旱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2-15页
        1.2.1 植物旱害类型及对产量的影响第12-13页
        1.2.2 干旱对细胞膜脂特性的影响第13页
        1.2.3 干旱对细胞保护酶类的影响第13-14页
        1.2.4 干旱对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第14页
        1.2.5 干旱对小麦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第14-15页
        1.2.6 干旱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第15页
    1.3 植物抗旱性鉴定方法与指标第15-16页
    1.4 低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6-19页
        1.4.1 植物冷害类型及对产量的影响第16-17页
        1.4.2 低温胁迫对膜脂特性的影响第17页
        1.4.3 低温对细胞保护酶类的影响第17-18页
        1.4.4 低温对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第18-19页
        1.4.5 低温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第19页
    1.5 植物抗寒性鉴定方法与指标第19-20页
    1.6 小麦骨干亲本研究进展第20页
    1.7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0-22页
第二章 干旱对 7 个冬小麦品种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第22-38页
    2.1 试验材料与设计第22-23页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3页
        2.2.1 生理指标的测定第23页
        2.2.2 产量及产量结构的测定第23页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23-24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24-34页
        2.4.1 干旱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第24-31页
        2.4.2 干旱对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第31-33页
        2.4.3 冬小麦抗旱性综合评价第33-34页
    2.5 讨论第34-38页
        2.5.1 不同冬小麦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第34-36页
        2.5.2 干旱胁迫对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第36页
        2.5.3 应用主成分分析进行小麦抗旱性评价的可行性第36-38页
第三章 低温对 5 个冬小麦品种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第38-50页
    3.1 试验材料与设计第38页
    3.2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38-39页
        3.2.1 生理指标测定第38-39页
        3.2.2 产量及产量结构测定第39页
    3.3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39页
    3.4 结果和分析第39-47页
        3.4.1 拔节期低温对小麦的影响第39-43页
        3.4.2 孕穗期低温对小麦的影响第43-47页
    3.5 讨论第47-50页
        3.5.1 小麦对寒害胁迫的生理相应第47-48页
        3.5.2 寒害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第48-49页
        3.5.3 隶属函数法评价小麦抗寒性的可行性第49-50页
第四章 小偃 22 对衍生品种的遗传贡献第50-56页
    4.1 材料和方法第50-51页
        4.1.1 试验材料第50-51页
        4.1.2 DNA 提取第51页
        4.1.3 PCR 分析第51页
        4.1.4 数据分析第51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51-54页
        4.2.1 SSR 引物多态性分析第51页
        4.2.2 品种间遗传距离第51-52页
        4.2.3 聚类分析第52-53页
        4.2.4 小偃 22 与其姊妹系小偃 22-2 间遗传差异第53-54页
    4.3 讨论第54-56页
        4.3.1 小偃 22 作为骨干亲本的遗传基础第54页
        4.3.2 小偃 22 与其衍生品种间相同的基因组片段为重要农艺形状所在位点第54-55页
        4.3.3 小偃 22 与其姊妹系小偃 22-2 的遗传差异分析第55-56页
第五章 结论第56-58页
    1. 干旱对冬小麦生理特性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第56页
    2. 低温对冬小麦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第56-57页
    3. 小偃 22 对衍生品种的遗传贡献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7页
致谢第67-68页
作者简介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辣椒耐低温弱光性研究
下一篇:盐胁迫下茶树对外源水杨酸的生理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