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22页 |
1.1 重金属污染的处理方法 | 第8-12页 |
1.1.1 物理化学方法 | 第8-11页 |
1.1.2 生物法 | 第11-12页 |
1.2 硅胶的结构、性质、用途及制备方法 | 第12-17页 |
1.2.1 硅胶的结构 | 第12-13页 |
1.2.2 硅胶的性质 | 第13-14页 |
1.2.3 硅胶的用途 | 第14-17页 |
1.3 硅胶的制备方法 | 第17-19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5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5.2 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分步加酸法制备高吸附活性硅胶 | 第22-39页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22-23页 |
2.1.1 实验药品 | 第22页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2-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2.2.1 实验原理 | 第23页 |
2.2.2 样品制备 | 第23-24页 |
2.2.3 分析检测 | 第24-25页 |
2.3 单因素讨论 | 第25-33页 |
2.3.1 快速加入的硫酸与总硫酸体积比对 DBP 值的影响 | 第26页 |
2.3.2 硅酸钠浓度对 DBP 值的影响 | 第26-27页 |
2.3.3 硫酸浓度对 DBP 值的影响 | 第27-28页 |
2.3.4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 DBP 值的影响 | 第28页 |
2.3.5 反应温度对 DBP 值的影响 | 第28-29页 |
2.3.6 终点 PH 对 DBP 值的影响 | 第29-30页 |
2.3.7 静置熟化温度对 DBP 值的影响 | 第30-31页 |
2.3.8 静置熟化时间对 DBP 值的影响 | 第31页 |
2.3.9 煅烧温度对 DBP 值的影响 | 第31-32页 |
2.3.10 醇洗对 DBP 值的影响 | 第32-33页 |
2.4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33-35页 |
2.5 高吸附活性硅胶的表征 | 第35-38页 |
2.5.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35-36页 |
2.5.2 XRD 检测分析 | 第36-37页 |
2.5.3 比表面积分析 | 第37页 |
2.5.4 热重分析 | 第37-3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改性硅胶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 第39-48页 |
3.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39-40页 |
3.1.1 实验药品 | 第39页 |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39-40页 |
3.2 改性硅胶的制备及表征 | 第40-42页 |
3.2.1 样品红外分析 | 第41页 |
3.2.2 样品 TOC 分析 | 第41页 |
3.2.3 元素分析 | 第41-42页 |
3.3 改性硅胶的吸附性能研究 | 第42-46页 |
3.3.1 原料硅胶与改性硅胶的吸附性能比较 | 第42-43页 |
3.3.2 改性硅胶对废水中汞离子的吸附 | 第43-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4.1 结论 | 第48-49页 |
4.2 展望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