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多孔性硅基磷钼酸铵吸附剂的合成及其对铯的吸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7页
    1.1 放射性废水的主要来源第14-16页
    1.2 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方法及经验第16-17页
        1.2.1 吸附法第16页
        1.2.2 离子交换法第16-17页
        1.2.3 膜分离法第17页
        1.2.4 组合工艺第17页
    1.3 除铯的方法介绍第17-22页
        1.3.1 化学沉淀法第20页
        1.3.2 蒸发法第20页
        1.3.3 萃取法第20-21页
        1.3.4 离子交换法第21-22页
    1.4 无机离子交换剂简介第22-24页
        1.4.1 沸石第22-23页
        1.4.2 多价金属磷酸盐及复合离子交换材料第23页
        1.4.3 杂多酸盐及复合离子交换材料第23页
        1.4.4 金属亚铁氰化物第23-24页
        1.4.5 钛硅化合物第24页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4-27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第27-37页
    2.1 实验试剂第27-28页
    2.2 部分实验仪器简介及原理分析第28-30页
    2.3 基体材料的准备第30-32页
    2.4 吸附剂合成实验第32-34页
        2.4.1 AMP/SiO2吸附剂的合成第32页
        2.4.2 KCuFC/SiO2吸附剂的合成第32-34页
    2.5 吸附剂的表征第34-36页
        2.5.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实验第34-35页
        2.5.2 X 射线衍射(XRD)实验第35页
        2.5.3 热重差热(TG-DTA)实验第35页
        2.5.4 BET 比表面积测试实验第35-36页
    2.6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研究内容第37-48页
    3.1 酸性体系下 AMP/SiO2吸附实验第37-39页
        3.1.1 吸附速度实验第37-38页
        3.1.2 酸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第38页
        3.1.3 饱和吸附容量实验第38-39页
    3.2 盐溶液中 AMP/SiO2的静态吸附实验第39-41页
        3.2.1 吸附速度实验第39页
        3.2.2 饱和吸附容量实验第39-40页
        3.2.3 共存元素对吸附的影响第40-41页
        3.2.4 模拟工况下的吸附实验第41页
    3.3 AMP/SiO2柱子实验第41-43页
        3.3.1 动态吸附实验第41-42页
        3.3.2 动态脱附实验第42页
        3.3.3 柱压损失实验第42-43页
    3.4 沸石类吸附剂吸附性能考察实验第43-44页
    3.5 KCuFC/SiO2类吸附剂的吸附性能考察第44-46页
        3.5.1 吸附动力学评价第44页
        3.5.2 酸度对吸附的影响第44-45页
        3.5.3 饱和吸附容量实验第45页
        3.5.4 共存元素对吸附的影响第45-46页
    3.6 EDS 点分析第46页
    3.7 EPMA 线分析第46-47页
    3.8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48-82页
    4.1 吸附剂合成第48页
    4.2 吸附剂的表征第48-52页
        4.2.1 SEM 表征第48-49页
        4.2.2 比表面积表征第49-50页
        4.2.3 XRD 表征第50-51页
        4.2.4 TG-DTA 表征第51-52页
    4.3 酸性溶液下 AMP/SiO2静态吸附研究第52-58页
        4.3.1 耐酸性研究第52页
        4.3.2 吸附时间对吸附结果的影响第52-53页
        4.3.3 吸附动力学分析第53-54页
        4.3.4 饱和吸附容量及吸附等温线第54-58页
    4.4 盐溶液中 AMP/SiO2吸附剂静态吸附研究第58-63页
        4.4.1 吸附速度及动力学研究第58-60页
        4.4.2 饱和吸附容量及吸附等温线第60-62页
        4.4.3 共存离子对 AMP/SiO2吸附铯的影响研究第62-63页
    4.5 模拟工况下的吸附研究第63-65页
    4.6 与沸石类吸附剂的比较研究第65-68页
        4.6.1 吸附速度比较研究第65-66页
        4.6.2 吸附量的比较研究第66-68页
    4.7 AMP 动态吸附性能研究第68-71页
        4.7.1 动态吸附实验第68-70页
        4.7.2 动态脱附性能研究第70-71页
        4.7.3 柱压损失研究第71页
    4.8 KCuFC/SiO2吸附性能研究第71-78页
        4.8.1 接触时间对吸附的影响第72-73页
        4.8.2 酸度对吸附的影响研究第73-74页
        4.8.3 盐溶液体系饱和吸附容量及吸附等温线第74-76页
        4.8.4 共存元素的影响研究第76-78页
    4.9 AMP/SiO2的 EDS 分析第78-79页
    4.10 AMP/SiO2的 EPMA 线分析第79页
    4.11 本章小结第79-82页
第五章 展望与总结第82-84页
    5.1 主要工作及结论第82-83页
    5.2 研究展望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致谢第88-89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或已录用论文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溶聚丁苯橡胶的补强体系研究
下一篇:新型深吃水干树式半潜平台顶张紧立管(TTR)概念设计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