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词论文

周济及其《味隽斋词》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目录第5-7页
绪论第7-10页
第一章 周济词学思想产生的背景第10-15页
    第一节 时代背景及士人心理第10-11页
        一、时代背景第10-11页
        二、士人心理第11页
    第二节 地理文化环境第11-12页
        一、常州的地理环境第11-12页
        二、常州的文化环境第12页
    第三节 务实的学风第12-13页
    第四节 词坛风气的转变第13-15页
第二章 周济之生平、著述第15-25页
    第一节 周济之生平第15-25页
        一、周济生平述略第15-23页
        二、周济论著略录第23-25页
第三章 董、周之间的师承关系第25-38页
    第一节 常州词派师承传统第25-29页
        一、常派文人交游——以周、董二人与包士臣的交往为例第25-27页
        二、早期常派词人的交游唱和表现——以《蓉影词》的集结为例第27-29页
    第二节 从张惠言到董士锡——家学渊源、师承相授第29-32页
        一、董士锡之生平述略第29页
        二、董士锡著述略录第29-30页
        三、董士锡的家学渊源第30-32页
    第三节 从董士锡到周济——友朋切磋第32-38页
        一、董士锡对周济词理论之影响第33-35页
        二、董士锡对周济词创作之影响第35-38页
第四章 《味隽斋词》研究第38-62页
    第一节 《味隽斋词》版本存疑第38-43页
    第二节 《味隽斋词》题材内容第43-46页
        一、寒士悲歌第43-44页
        二、感时伤逝第44页
        三、恋情闺音第44-45页
        四、咏物寄托第45页
        五、赠答酬唱第45-46页
        六、咏史抒怀第46页
    第三节 转益多师是汝师——周济熔炼多家的门径观与创作继承第46-54页
        一、周济的门径观——转益多师第46-50页
        二、周济的创作继承——熔炼多家第50-54页
    第四节 周济词的接受与评价第54-62页
        一、综述《味隽斋词》之接受第54-58页
        二、以谭献《箧中词》为例看常派后劲对周济词学的肯定与继承第58-62页
总结第62-63页
附录周济年谱简编第63-70页
参考书目第70-74页
致谢第74-75页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南文化与江苏当代女作家研究
下一篇:论冯至《十四行集》的西方资源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