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伴生小麦延缓黄瓜叶片衰老的生理及分子机理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1 引言第12-21页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21页
        1.2.1 植物衰老的机制及假说第12-13页
        1.2.2 植物叶片衰老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第13-19页
        1.2.3 不同栽培模式对植物衰老的影响第19-2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1-29页
    2.1 供试材料及试验仪器第21-23页
        2.1.1 试验材料第21页
        2.1.2 试验仪器第21页
        2.1.3 试验试剂第21-23页
    2.2 试验设计及方法第23页
        2.2.1 试验设计第23页
        2.2.2 取样时期第23页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3-28页
        2.3.1 形态指标测定第23页
        2.3.2 生理指标的测定第23页
        2.3.3 光合指标及荧光参数的测定第23-24页
        2.3.4 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第24页
        2.3.5 黄瓜叶片基因表达的分析第24-26页
        2.3.6 黄瓜根系蛋白质组学的分析第26-28页
    2.4 数据统计分析第28-2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9-57页
    3.1 伴生小麦对黄瓜生长的影响第29-30页
        3.1.1 对株高、茎粗的影响第29-30页
        3.1.2 对植株干、鲜重的影响第30页
    3.2 伴生小麦对黄瓜生理指标的影响第30-33页
        3.2.1 对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30-31页
        3.2.2 对黄瓜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第31-32页
        3.2.3 对黄瓜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第32页
        3.2.4 对黄瓜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32-33页
        3.2.5 对黄瓜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第33页
    3.3 伴生小麦对黄瓜叶片光合指标及荧光参数的影响第33-38页
        3.3.1 对黄瓜叶片光合指标的影响第33-36页
        3.3.2 对黄瓜叶片荧光参数的影响第36-38页
    3.4 伴生小麦对黄瓜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第38-42页
        3.4.1 对黄瓜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第38-40页
        3.4.2 对黄瓜根系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第40-42页
    3.5 伴生小麦对黄瓜叶片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第42-46页
        3.5.1 对黄瓜叶片Cu/Zn-SOD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第42页
        3.5.2 对黄瓜叶片PAO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第42-43页
        3.5.3 对黄瓜叶片IPT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第43-44页
        3.5.4 对黄瓜叶片ETR2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第44页
        3.5.5 对黄瓜叶片GS1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第44-45页
        3.5.6 对黄瓜叶片PLD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第45-46页
    3.6 伴生小麦对黄瓜根系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第46-57页
        3.6.1 黄瓜根系双向电泳图谱的比较第46-47页
        3.6.2 黄瓜根系差异蛋白质的表达第47-57页
4 讨论第57-64页
    4.1 伴生小麦对黄瓜形态指标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第57页
    4.2 伴生小麦对黄瓜叶片光合指标和荧光参数的影响第57-58页
    4.3 伴生小麦对黄瓜内源激素的影响第58-59页
    4.4 伴生小麦对黄瓜叶片衰老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第59-60页
    4.5 伴生小麦对黄瓜根系差异蛋白质组学的分析第60-64页
        4.5.1 与能量和代谢相关蛋白分析第60-62页
        4.5.2 与抗性及响应相关蛋白分析第62页
        4.5.3 与生长和发育相关蛋白分析第62-64页
5 结论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TaFBA1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功能的研究
下一篇:小麦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TaUFGT的分离及其生物学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