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型PLC编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第11页 |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论文结构 | 第12页 |
·论文中做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课题研究的相关工具简介 | 第13-15页 |
·ARM处理器概述 | 第13-14页 |
·ADS 1.2开发环境简介 | 第14-15页 |
第2章 PLC技术概述 | 第15-27页 |
·PLC的定义及特点 | 第15-17页 |
·PLC的定义 | 第15页 |
·PLC的主要特点 | 第15-17页 |
·PLC的产生、发展及分类 | 第17-20页 |
·PLC的产生 | 第17页 |
·PLC的发展历程 | 第17-18页 |
·PLC的分类 | 第18-20页 |
·PLC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范围 | 第20-24页 |
·PLC的基本组成部分及作用 | 第20-22页 |
·PLC的工作原理 | 第22页 |
·PLC的应用 | 第22-24页 |
·PLC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在我国的发展 | 第24-27页 |
·PLC的研究现状 | 第24页 |
·PLC的发展趋势 | 第24-25页 |
·PLC在我国的发展 | 第25-27页 |
第3章 山科SK系列PLC编译系统简介 | 第27-33页 |
·用户工程管理 | 第27-28页 |
·配置硬件环境 | 第28-31页 |
·编辑PLC程序 | 第31-33页 |
第4章 解释型PLC执行机制的研究 | 第33-43页 |
·系统结构 | 第33页 |
·编辑环境 | 第33-34页 |
·指令系统 | 第34页 |
·中间代码 | 第34-37页 |
·运行系统和解释程序 | 第37-41页 |
·运行系统 | 第37-38页 |
·解释程序 | 第38-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5章 编译型PLC编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43-55页 |
·编译型PLC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43-44页 |
·系统结构 | 第43页 |
·编译系统 | 第43-44页 |
·运行系统 | 第44页 |
·编译型PLC编译系统的设计 | 第44-46页 |
·编译系统的组成 | 第44-45页 |
·编译过程中用到的寄存器 | 第45页 |
·指令的编译过程 | 第45-46页 |
·编译型PLC指令的解析 | 第46-53页 |
·编译方法的优化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两种PLC执行机制的性能比较 | 第55-61页 |
·PLC的性能评估指标 | 第55-56页 |
·编程实例 | 第56-58页 |
·两种不同机制下的执行过程 | 第58-59页 |
·解释型PLC的解释执行过程 | 第58页 |
·编译型PLC的编译执行过程 | 第58-59页 |
·性能比较结论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总结 | 第61-62页 |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9页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第69页 |
二、参与的项目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