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3-15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理论概述 | 第17-23页 |
2.1 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17-19页 |
2.1.1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概述 | 第17-18页 |
2.1.2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2.2 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 | 第19-21页 |
2.2.1 农村社区概述 | 第19-20页 |
2.2.2 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概述 | 第20页 |
2.2.3 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概述 | 第20-21页 |
2.3 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关系 | 第21-23页 |
2.3.1 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是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发展的内在要求 | 第21页 |
2.3.2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指引 | 第21-22页 |
2.3.3 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是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着力点 | 第22-23页 |
第3章 公共服务均等化视野下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现状分析 | 第23-35页 |
3.1 公共服务均等化视野下我国农村管理体制创新现状分析 | 第23-27页 |
3.1.1 我国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发展阶段 | 第23-26页 |
3.1.2 公共服务均等化视野下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创新实践 | 第26-27页 |
3.2 公共服务均等化视野下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所面临的现实困难 | 第27-31页 |
3.2.1 政府角色转换不彻底 | 第27-28页 |
3.2.2 社区经费投入不充裕 | 第28-29页 |
3.2.3 社区民众参与不积极 | 第29-30页 |
3.2.4 管理人力资源不充分 | 第30-31页 |
3.3 公共服务均等化视野下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31-35页 |
3.3.1 公共服务非均等供给制度因素对创新的影响 | 第31-32页 |
3.3.2 公共财政投入非均等化因素对创新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3 路径惯性依赖对创新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4 农村民众认知对创新的影响 | 第34-35页 |
第4章 国外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经验借鉴 | 第35-40页 |
4.1 国外实现均等化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实践 | 第35-37页 |
4.1.1 英国实现均等化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实践 | 第35页 |
4.1.2 美国实现均等化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实践 | 第35-36页 |
4.1.3 韩国实现均等化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实践 | 第36-37页 |
4.2 国外相关经验借鉴意义 | 第37-40页 |
4.2.1 国外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经验借鉴 | 第37页 |
4.2.2 国外经验趋导国内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发展 | 第37-40页 |
第5章 公共服务均等化视野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深化路径 | 第40-49页 |
5.1 政府层面: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 第40-43页 |
5.1.1 科学制定创新规划 | 第40-41页 |
5.1.2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 第41-42页 |
5.1.3 充分保障财政投入 | 第42页 |
5.1.4 大力加强服务供给 | 第42-43页 |
5.2 社区层面:培育农村社区组织,实现多元共治 | 第43-46页 |
5.2.1 完善组织管理架构 | 第43-44页 |
5.2.2 扶持多元社区组织 | 第44-45页 |
5.2.3 创新村民自治机制 | 第45-46页 |
5.3 居民层面:增强农民综合素质,提高自治能力 | 第46-49页 |
5.3.1 提升农民思想政治素质 | 第46-47页 |
5.3.2 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 第47页 |
5.3.3 提升农民市场经营素质 | 第47-4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