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本文所用英文缩写词表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功能化核酸探针概述 | 第12-18页 |
1.1.1 核酸适配体探针 | 第12-15页 |
1.1.2 核酶探针 | 第15-16页 |
1.1.3 核酸适配体核酶探针 | 第16-18页 |
1.2 功能化荧光核酸探针在腺苷检测方面的应用 | 第18-21页 |
1.2.1 腺苷检测的意义 | 第18-19页 |
1.2.2 功能化荧光核酸探针用于腺苷检测的应用 | 第19-21页 |
1.3 功能化荧光核酸探针在 pH 检测方面的应用 | 第21-23页 |
1.3.1 细胞内 pH 检测的意义 | 第21页 |
1.3.2 功能化荧光核酸探针用于 pH 检测的应用 | 第21-23页 |
1.4 本文拟开展的研究工作 | 第23-24页 |
第2章 基于催化分子信标的裂开型核酸适配体核酶用于腺苷的信号放大检测 | 第24-34页 |
2.1 前言 | 第2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4-28页 |
2.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24-26页 |
2.2.2 可行性的考察 | 第26页 |
2.2.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26-27页 |
2.2.4 腺苷的定量检测 | 第27页 |
2.2.5 腺苷检测选择性的考察 | 第27-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3页 |
2.3.1 检测原理 | 第28-29页 |
2.3.2 可行性的考察 | 第29页 |
2.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29-32页 |
2.3.4 腺苷的定量检测 | 第32页 |
2.3.5 腺苷检测选择性的考察 | 第32-33页 |
2.4 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基于催化分子信标的抑制型核酸适配体核酶用于腺苷的信号放大检测 | 第34-45页 |
3.1 前言 | 第3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4-37页 |
3.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34-35页 |
3.2.2 可行性的考察 | 第35页 |
3.2.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35-37页 |
3.2.4 腺苷检测动力学的考察 | 第37页 |
3.2.5 腺苷的定量检测 | 第37页 |
3.2.6 腺苷检测选择性的考察 | 第3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4页 |
3.3.1 检测原理 | 第37-38页 |
3.3.2 可行性的考察 | 第38-39页 |
3.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39-42页 |
3.3.4 腺苷检测动力学的考察 | 第42-43页 |
3.3.5 腺苷的定量检测 | 第43页 |
3.3.6 腺苷检测选择性的考察 | 第43-44页 |
3.4 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基于 i-motif 的纳米探针用于细胞内 pH 的检测 | 第45-59页 |
4.1 前言 | 第4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5-51页 |
4.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45-47页 |
4.2.2 溶液配制 | 第47-48页 |
4.2.3 细胞培养 | 第48-49页 |
4.2.4 金纳米颗粒的合成、修饰及表征 | 第49页 |
4.2.5 I-motif 结构的表征 | 第49页 |
4.2.6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49-50页 |
4.2.7 DNA 修饰密度的测定 | 第50页 |
4.2.8 体外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 第50页 |
4.2.9 抗酶切能力的考察 | 第50页 |
4.2.10 细胞内 pH 的检测 | 第50-51页 |
4.2.11 溶酶体共定位成像 | 第5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1-58页 |
4.3.1 检测原理 | 第51页 |
4.3.2 金纳米颗粒合成与修饰的表征 | 第51-52页 |
4.3.3 I-motif 结构的表征 | 第52页 |
4.3.4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52-55页 |
4.3.5 DNA 修饰密度的测定 | 第55-56页 |
4.3.6 体外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 第56页 |
4.3.7 抗酶切能力的考察 | 第56-57页 |
4.3.8 细胞内 pH 的检测 | 第57-58页 |
4.3.9 溶酶体共定位成像 | 第58页 |
4.4 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2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