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健脾理气方联合吉非替尼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章 文献研究第11-28页
    1.1 原发性肝癌流行病学及治疗进展第11-12页
    1.2 肝癌的致病因素第12-13页
        1.2.1 微生物感染第12页
        1.2.2 致癌化学物质的摄入第12-13页
        1.2.3 长期酗酒第13页
        1.2.4 社会心理因素第13页
        1.2.5 遗传因素第13页
    1.3 EGFR第13-15页
        1.3.1 EGFR简介第13-14页
        1.3.2 EGFR的功能第14-15页
        1.3.3 EGFR与肿瘤第15页
    1.4 吉非替尼第15-17页
        1.4.1 吉非替尼简介第15-16页
        1.4.2 吉非替尼抗肿瘤效应第16页
        1.4.3 吉非替尼与肝癌第16-17页
    1.5 中医药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第17-23页
        1.5.1 病因病机及治疗第17-18页
        1.5.2 健脾理气中药治疗肝癌的依据第18-19页
        1.5.3 有关吴万垠教授的健脾理气方第19-22页
        1.5.4 健脾理气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肝癌的意义第22-23页
    1.6 DNA甲基化转移酶1和zeste基因增强子2第23-24页
        1.6.1 DNA甲基化转移酶1第23页
        1.6.2 zeste基因增强子2第23-24页
        1.6.3 DNMT1与EZH2第24页
    1.7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第24-28页
        1.7.1 AMPK结构与功能第24-25页
        1.7.2 AMPK与肿瘤第25-26页
        1.7.3 AMPK与肝癌第26页
        1.7.4 DNMT1、EZH2、EGFR、AMPK四者的关系第26-28页
第二章 实验研究第28-54页
    2.1 健脾理气方及其有效成分熊果酸联合吉非替尼对HepG2细胞增殖凋亡的观察第28-45页
        2.1.1 实验材料第28页
        2.1.2 仪器设备第28-29页
        2.1.3 实验方法第29-34页
        2.1.4 统计学方法第34页
        2.1.5 实验结果第34-44页
        2.1.6 讨论第44-45页
        2.1.7 结论第45页
    2.2 健脾理气方及其有效成分熊果酸联合吉非替尼抗癌的机制研究第45-54页
        2.2.1 实验材料第45-46页
        2.2.2 仪器设备第46-47页
        2.2.3 实验方法第47-50页
        2.2.4 统计学方法第50页
        2.2.5 实验结果第50-53页
        2.2.6 讨论第53页
        2.2.7 结论第53-54页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3页
附录第63-64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匮温经汤现代临床运用文献研究
下一篇:虎眼万年青中苯丙氨酸解氨酶家族的鉴定和突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