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我国公共政策制定有效回应网络民意的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9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8-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17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6-17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19页
第二章 网络民意应成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重要依据第19-28页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9-23页
        2.1.1 网络民意第19-21页
        2.1.2 公共决策第21-23页
    2.2 网络民意的特征第23-25页
        2.2.1 迅捷性第23页
        2.2.2 多样性第23-24页
        2.2.3 草根性第24-25页
        2.2.4 随意性第25页
    2.3 网络民意的价值第25-26页
    2.4 公共政策应有效回应网络民意第26-28页
第三章 网络民意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表现第28-34页
    3.1 网络民意对公共政策影响的发展变迁第28-31页
        3.1.1 网络民意在我国的兴起第28-29页
        3.1.2 网络民意对政府公共政策影响的表现形式第29-31页
    3.2 网络民意对公共政策制定积极影响表现第31-32页
    3.3 网络民意对公共政策制定的消极影响第32-34页
第四章 政府回应网络民意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34-41页
    4.1 政府回应网络民意中存在的问题第34-37页
        4.1.1 无回应第34页
        4.1.2 效率低下第34-35页
        4.1.3 回应失真第35-36页
        4.1.4 流于形式第36页
        4.1.5 回应过度第36-37页
    4.2 政府回应网络民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7-41页
        4.2.1 意识淡薄第37-38页
        4.2.2 无章可循第38-39页
        4.2.3 机制缺乏第39页
        4.2.4 存在阻力第39-41页
第五章 完善公共政策制定有效回应网络民意的对策第41-48页
    5.1 政府方面第41-44页
        5.1.1 大力推进和完善电子政务建设第41-42页
        5.1.2 健全网络民意的收集、甄别和反馈机制第42-43页
        5.1.3 积极引导和规范网络舆论第43-44页
    5.2 网络参与主体方面第44-45页
        5.2.1 提升网络公民的政治素养第44页
        5.2.2 积极遵守网络伦理道德规范第44-45页
        5.2.3 培育网络公民的参与理性第45页
    5.3 法治建设方面第45-46页
    5.4 技术保障方面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和现代评价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社会共同理想理论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发展历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