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6-8页 |
第一章 :松文化的源起及滥觞 | 第8-11页 |
第一节:松比德内涵的形成及演变 | 第8-9页 |
第二节:松绘画的文化内涵 | 第9-11页 |
1、延年益寿 | 第9-10页 |
2、君子人格 | 第10-11页 |
第二章 :中国画中松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 | 第11-30页 |
第一节:从现存的资料隋代展子虔《游春图》说起 | 第11-12页 |
第二节:松的美学意义 | 第12页 |
第三节:名士风骨、品德之“象”(顾恺之) | 第12-14页 |
第四节:托物自喻之“媒”(展子虔、李思训、周文矩、张璪) | 第14-17页 |
第五节: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李成、郭熙、苏轼、黄孟坚) | 第17-20页 |
第六节:清风拂人之元代逸气(王蒙、吴镇、倪瓒、李衔) | 第20-23页 |
第七节:“青青自若”集古之大成(唐寅、八大、李鱓、石涛) | 第23-27页 |
第八节:泼墨写胸怀(齐白石、钱松喦) | 第27-30页 |
第三章 :松在中国画中的意境表现 | 第30-33页 |
第一节:山水画中松的超然洒脱 | 第30-31页 |
第二节:人物画中松的圣贤情怀 | 第31-32页 |
第三节:花鸟画中松的笔墨逸趣 | 第32-33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参考论文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