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5-16页 |
·研究的内容、思路及方法 | 第16-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2 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 | 第19-36页 |
·高新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 | 第19-22页 |
·高新技术的内涵及特征 | 第19-20页 |
·高新技术产业的内涵及特征 | 第20-22页 |
·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理论 | 第22-25页 |
·高新技术园区及其功能 | 第22-23页 |
·增长极理论 | 第23-24页 |
·扩散理论 | 第24页 |
·孵化器理论 | 第24页 |
·五元参与理论 | 第24-25页 |
·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 | 第25-28页 |
·产业集聚理论 | 第25-26页 |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 第26-27页 |
·产业区位相关理论 | 第27-28页 |
·竞争力理论 | 第28-33页 |
·竞争力相关概念界定 | 第28-29页 |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 | 第29-31页 |
·竞争优势理论 | 第31-32页 |
·技术创新理论 | 第32-33页 |
·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 第33-36页 |
3 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 | 第36-46页 |
·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6-41页 |
·高新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第36-37页 |
·高新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 | 第37-38页 |
·指标设置的说明 | 第38-41页 |
·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 | 第41-46页 |
·主成分分析法介绍 | 第41-44页 |
·聚类分析法介绍 | 第44-46页 |
4 山东省高新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 第46-71页 |
·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概述 | 第46-47页 |
·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单项指标分析 | 第47-58页 |
·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分析 | 第47-50页 |
·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分析 | 第50-53页 |
·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 第53-56页 |
·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支持环境分析 | 第56-58页 |
·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及社会支持环境分析 | 第58页 |
·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综合分析 | 第58-68页 |
·产业内生竞争力分析 | 第58-62页 |
·产业外生竞争力分析 | 第62-67页 |
·高新技术产业综合竞争力分析 | 第67-68页 |
·分析结论 | 第68-71页 |
5 提升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建议 | 第71-78页 |
·建设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 第71-72页 |
·加强产业关联度,构筑核心竞争力突出的产业链经济 | 第72-73页 |
·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支撑体系 | 第73-74页 |
·打造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队伍 | 第74-75页 |
·完善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 第75-76页 |
·加快高新技术园区功能建设 | 第76-78页 |
6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附录 | 第83-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