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8页 |
第2章 消费者维权公益诉讼概述 | 第8-13页 |
2.1 公益诉讼的概念和历史起源 | 第8-9页 |
2.1.1 公益诉讼的概念 | 第8页 |
2.1.2 公益诉讼的历史起源 | 第8-9页 |
2.2 消费者维权公益诉讼的含义及特征 | 第9-11页 |
2.2.1 消费者的含义 | 第9-10页 |
2.2.2 消费维权公益诉讼的含义及特征 | 第10-11页 |
2.3 消费维权公益诉讼的法理基础 | 第11-13页 |
2.3.1 公平与效益法法治理念 | 第11-12页 |
2.3.2 消费纠纷的公益属性 | 第12-13页 |
第3章 建立我国消费者维权公益诉讼的必要性 | 第13-17页 |
3.1 我国传统消费者诉讼存在的不足 | 第13-14页 |
3.1.1 我国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诉讼的现实状况 | 第13页 |
3.1.2 现行消费者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3.2 我国建立消费者维权公益诉讼的必要性 | 第14-17页 |
3.2.1 保护消费者公共利益的需要 | 第14-15页 |
3.2.2 弥补诉讼途径不足的需要 | 第15页 |
3.2.3 制止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进一步加剧的需要 | 第15-16页 |
3.2.4 完善消费者权益行政管理的需要 | 第16页 |
3.2.5 我国加速同世界经济融合的需要 | 第16-17页 |
第4章 国外消费者维权公益诉讼的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 第17-23页 |
4.1 美国的消费者集团诉讼模式 | 第17-18页 |
4.1.1 美国消费者集团诉讼制度概述 | 第17-18页 |
4.1.2 美国消费者集团诉讼的特点 | 第18页 |
4.1.3 美国消费者集团诉讼的主要适用范围 | 第18页 |
4.2 德国的消费者团体诉讼模式 | 第18-19页 |
4.2.1 德国消费者团体诉讼概述 | 第18-19页 |
4.2.2 德国消费者团体提起团体诉讼的前提 | 第19页 |
4.3 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 第19-23页 |
4.3.1 我国消费者诉讼制度价值目标的确认 | 第19-20页 |
4.3.2 对诉讼代表人实行处分权的规定 | 第20页 |
4.3.3 减轻公益诉讼费用 | 第20-21页 |
4.3.4 赋予消费者团体提起公益诉讼的资格 | 第21页 |
4.3.5 严惩违法经营者 | 第21-22页 |
4.3.6 防止滥用公益诉讼 | 第22-23页 |
第5章 我国建立消费者维权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及完善 | 第23-31页 |
5.1 我国建立消费维权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 | 第23-25页 |
5.1.1 构建消费者维权公益诉讼制度具有宪法依据 | 第23页 |
5.1.2 构建消费维权公益诉讼制度的部门法依据正在完善 | 第23-24页 |
5.1.3 公益诉讼制度的强大动力 | 第24页 |
5.1.4 消费维权公益诉讼的群众基础 | 第24-25页 |
5.2 我国消费维权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 | 第25-31页 |
5.2.1 健全原告资格制度 | 第25-26页 |
5.2.2 举证责任合理分担 | 第26-27页 |
5.2.3 减轻诉讼费用 | 第27-28页 |
5.2.4 建立诉讼激约机制 | 第28-29页 |
5.2.5 适当延长诉讼时效 | 第29页 |
5.2.6 适当扩张诉讼判决的效力 | 第29-30页 |
5.2.7 增加防止滥用诉权的规定 | 第30-31页 |
第6章 结语 | 第31-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