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

我国企业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10页
第一章 企业信用评级的基本理论第10-16页
    1.1 企业信用评级的界定第10-13页
        1.1.1 企业信用评级的定义第10-11页
        1.1.2 企业信用评级与相关概念之间的比较第11-13页
    1.2 企业信用评级的理论基础第13-14页
        1.2.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3页
        1.2.2 交易成本理论第13页
        1.2.3 博弈论第13-14页
    1.3 企业信用评级机构的功能与市场地位第14-16页
        1.3.1 信用评级机构的功能第14-15页
        1.3.2 信用评级机构的市场地位第15-16页
第二章 我国企业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现状与问题分析第16-22页
    2.1 企业信用评级市场准入立法模糊,缺乏统一性第16-18页
        2.1.1 市场准入制度现状第16-17页
        2.1.2 市场准入制度存在的问题第17-18页
    2.2 企业信用评级法律监管制度滞后,行业自律机制不健全第18-20页
        2.2.1 法律监管制度现状第18-19页
        2.2.2 法律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第19-20页
    2.3 企业信用评级法律责任规定粗疏,适用范围狭窄第20-22页
        2.3.1 法律责任制度现状第20页
        2.3.2 法律责任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第20-22页
第三章 企业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域外借鉴第22-28页
    3.1 国际上关于企业信用评级市场准入制度的经验第22-24页
        3.1.1 信用评级机构认可制度第22-23页
        3.1.2 进入信用评级行业的障碍与清除措施第23-24页
    3.2 企业信用评级法律监管制度的国际规定第24-25页
    3.3 国际上企业信用评级法律责任制度的现状与发展动向第25-28页
        3.3.1 企业信用评级民事责任制度概况第25-27页
        3.3.2 企业信用评级民事责任制度发展动向第27-28页
第四章 完善我国企业信用评级制度的法律思考第28-38页
    4.1 统一企业信用评级市场准入标准第28-30页
        4.1.1 统一企业信用评级机构设立标准第28-29页
        4.1.2 建立评级认可制度第29页
        4.1.3 从业人员资格认定第29-30页
    4.2 创新企业信用评级监管机制,完善相关立法第30-33页
        4.2.1 企业信用评级监管的立法完善第30-31页
        4.2.2 建立以政府监管为主、行业自律为辅的监管模式第31-32页
        4.2.3 改进监管机制,实施有效监管第32-33页
        4.2.4 建立行业内部监管体系,完善行业自律机制第33页
    4.3 完善企业信用评级机构法律责任机制第33-38页
        4.3.1 行政责任方面的完善第34页
        4.3.2 民事责任方面的完善第34-38页
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致谢第41-42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保险合同不可抗辩条款研究
下一篇:第三方电子支付法律风险责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