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含氢化酶功能模型配合物的光阴极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2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20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第22-26页
    2.1 实验仪器与药品第22-23页
        2.1.1 实验仪器第22页
        2.1.2 实验药品第22-23页
    2.2 表征方法第23-26页
        2.2.1 X 射线衍射测试第23页
        2.2.2 扫描电镜测试第23-24页
        2.2.3 能量散射 X 射线光谱测试第24页
        2.2.4 核磁共振氢谱测试第24页
        2.2.5 红外光谱测试第24页
        2.2.6 电化学方法测试第24-25页
        2.2.7 气相色谱测试第25-26页
第3章 含钴配合物的光阴极制备及性能测试第26-39页
    3.1 引言第26-27页
    3.2 丁二酮肟钴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第27-28页
        3.2.1 钴催化剂的制备第27-28页
        3.2.2 钴催化剂的表征第28页
    3.3 NiO 粉体的制备及表征第28-29页
        3.3.1 NiO 粉体的合成第28-29页
        3.3.2 NiO 粉体的表征第29页
    3.4 NiO-CdS 光阴极的制备及表征第29-31页
        3.4.1 NiO-CdS 光阴极的制备第29-30页
        3.4.2 NiO-CdS 光阴极的表征第30-31页
    3.5 NiO-TGA-CdS 光阴极的制备第31页
    3.6 NiO-Cys-CdS 光阴极的制备第31-32页
    3.7 电池的组装及光电流的测试第32-37页
        3.7.1 电解液的配制第32页
        3.7.2 光源第32页
        3.7.3 电池的组装第32-33页
        3.7.4 电光电流的测试第33-37页
    3.8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4章 含 [2Fe2S] 配合物的光阴极制备及性能测试第39-49页
    4.1 引言第39-40页
    4.2 Fe_2S_2(CO)_6的合成及表征第40-41页
        4.2.1 Fe_2S_2(CO)_6的合成第40页
        4.2.2 Fe_2S_2(CO)_6的结构表征第40-41页
    4.3 均相光催化体系第41-42页
        4.3.1 TGA 包覆的 CdS 纳米颗粒的制备第41页
        4.3.2 光催化反应体系的构建第41-42页
        4.3.3 气相色谱测试第42页
    4.4 含 [2Fe2S] 配合物的光阴极制备及表征第42-44页
        4.4.1 光阴极的制备第42-43页
        4.4.2 光阴极的表征第43-44页
    4.5 电池的组装及光电流的测试第44-48页
        4.5.1 电池的组装第44页
        4.5.2 光电流的测试第44-48页
    4.6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55-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位置散射光谱法对皮肤组织内部信息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给/受体协同组装及表面组装取向诱导调控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界面形貌及其光伏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