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1.2 DaVinci 技术的主要特点 | 第8-10页 |
1.3 嵌入式 Linux 系统概述 | 第10-11页 |
1.4 超分辨率图像重建算法概述 | 第11-12页 |
1.5 本文的主要任务及论文结构 | 第12-14页 |
第2章 基于 DM6446 的硬件系统组成原理 | 第14-25页 |
2.1 DaVinci 技术特点 | 第14-16页 |
2.1.1 DaVinci 软件架构 | 第14-16页 |
2.1.2 DaVinci 软件开发流程 | 第16页 |
2.2 ARM 系统硬件概述 | 第16-19页 |
2.2.1 ARM 端硬件概述 | 第16-17页 |
2.2.2 总线共享 | 第17-18页 |
2.2.3 ARM 核与 DSP 核的信息传递 | 第18-19页 |
2.3 DSP 子系统概述 | 第19-22页 |
2.3.1 DSP 端存储结构 | 第21页 |
2.3.2 中断控制器 | 第21-22页 |
2.4 视频处理子系统 | 第22-24页 |
2.4.1 视频前端处理模块 | 第23页 |
2.4.2 视频后端处理模块 | 第23-24页 |
2.5 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基于 DM6446 的嵌入式 Linux 系统的引导 | 第25-34页 |
3.1 Bootloader 的功能介绍 | 第25页 |
3.2 DM6446 的启动方式 | 第25-27页 |
3.2.1 DM6446 启动流程 | 第25-26页 |
3.2.2 U-Boot 的工作流程 | 第26-27页 |
3.3 U-Boot 的引导设置 | 第27-33页 |
3.3.1 上位机服务器配置 | 第27-29页 |
3.3.2 网络引导启动方式 | 第29-31页 |
3.3.3 静态 IP 启动方式的设置 | 第31页 |
3.3.4 烧写内核到 NOR Flash | 第31-32页 |
3.3.5 从硬盘加载文件系统启动方式 | 第32-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基于 DM6446 的 ARM 端程序设计 | 第34-44页 |
4.1 整体软件结构 | 第34-36页 |
4.1.1 多线程程序设计 | 第34-36页 |
4.1.2 线程同步 | 第36页 |
4.2 视频采集模块 | 第36-39页 |
4.3 视频处理模块 | 第39-41页 |
4.3.1 视频处理线程 | 第39-40页 |
4.3.2 网络模块 | 第40-41页 |
4.4 视频显示模块 | 第41-42页 |
4.5 线程间信息交互 | 第42-4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基于 DM6446 的 DSP 端算法设计 | 第44-55页 |
5.1 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在 MATLAB 上仿真 | 第44-50页 |
5.1.1 Keren 图像配准算法 | 第44-45页 |
5.1.2 快速迭代模板卷积重建算法 | 第45-49页 |
5.1.3 超分辨率重构算法在 Matlab 上的仿真 | 第49-50页 |
5.2 Codec Engine 工作流程 | 第50-51页 |
5.3 超分辨率重建算法的移植 | 第51-52页 |
5.4 实验结果 | 第52-5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