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公司经营范围的法律属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引言第11页
第一部分 公司经营范围概述第11-17页
 一、公司经营范围及相关概念辨析第11-14页
  (一) 公司经营范围第11-12页
  (二) 公司目的第12-13页
  (三) 公司权力第13-14页
 二、公司经营范围的作用第14-17页
  (一) 公司个体识别作用第15页
  (二) 保护股东利益、约束董事行为第15-16页
  (三) 降低交易成本第16页
  (四) 利于政府监管第16-17页
第二部分 公司经营范围的立法演变与发展第17-24页
 一、经营范围制度的确立——越权原则第17-19页
  (一) 越权原则的立法理念第17-18页
  (二) 越权原则的立法规定第18-19页
 二、经营范围制度的改革——越权原则变化与发展第19-21页
  (一) 越权原则立法理念的变化第19-20页
  (二) 越权原则的立法发展第20-21页
 三、经营范围制度的现代立法第21-24页
  (一) 现代立法之共通立法理念第22-23页
  (二) 现代立法之不同立法模式第23-24页
第三部分 公司经营范围性质的有关学说及评述第24-31页
 一、内部责任说第25-26页
  (一) 内部责任说存在的缺陷第25-26页
  (二) 小结第26页
 二、行为能力限制说第26-28页
  (一) 行为能力限制说存在的缺陷第26-27页
  (二) 小结第27-28页
 三、代表权限制说第28-30页
  (三) 代表权限制说存在的缺陷第28-29页
  (四) 小结第29-30页
 四、权利能力限制说第30-31页
  (一) 权利能力限制说存在的困惑第30-31页
  (二) 小结第31页
第四部分 公司意志、人格、能力与经营范围的关系第31-39页
 一、公司意志与经营范围第31-33页
  (一) 法人的本质——具有意志的团体第31-32页
  (二) 意志与公司经营范围第32-33页
 二、公司人格与经营范围第33-34页
  (一) 公司人格的工具性第33-34页
  (二) 公司人格与经营范围第34页
 三、公司能力与经营范围第34-39页
  (一) 公司权利能力与经营范围第35-37页
  (二) 公司行为能力与经营范围第37页
  (三) 公司责任能力与经营范围第37-39页
第五部分 越围行为的法律后果第39-43页
 一、公法上的后果第39页
 二、私法上的后果第39-43页
  (一) 越围行为的外部效力第39-41页
  (二) 越围行为的对内影响第41-43页
第六部分 对我国公司经营范围制度的完善第43-48页
 一、 我国经营范围制度的立法沿革第43-46页
  (一) 1986 年《民法通则》——越围行为一律无效第44页
  (二) 1994 年《公司法》——司法实践与立法不统一第44-45页
  (三) 1999 年《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越围行为的相对有效与绝对有效第45-46页
  (四) 2005 年新《公司法》——取消经营范围的公法责任第46页
 二、我国公司经营范围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第46-48页
  (一) 立法完善第46-48页
  (二) 行政监管的完善——开放经营范围登记制度第48页
结语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4-55页
后记第55-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确认
下一篇:我国个人破产制度之配套制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