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确认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导言第10页
第一章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基本理论第10-14页
 第一节 “股东资格”含义第10-11页
 第二节 确认股东资格的意义第11-12页
  一、确定独立于公司的民事主体是否对公司享有股东权利并应承担股东义务第11页
  二、确定独立于公司的民事主体是否会因股权的享有而可能对公司以外的其他第三人承担责任第11-12页
  三、解决名义股东和实质股东之间就股东权利和股东义务发生的争议第12页
 第三节 股东资格的取得和丧失第12-14页
  一、股东资格的取得第12-14页
  二、股东资格的丧失第14页
第二章 确认股东资格的原则和依据第14-31页
 第一节 新《公司法》对股东资格确认问题未作出明确规定第14-15页
 第二节 确认股东资格的原则第15-20页
  一、优先保护善意第三人原则第15-16页
  二、意思自治原则第16-17页
  三、权利义务对等原则第17-18页
  四、兼顾各方利益原则第18-19页
  五、维持公司存续原则第19页
  六、简化确认程序原则第19-20页
  七、禁止规避法律原则第20页
 第三节 确认股东资格的依据第20-31页
  一、两大法系关于确认股东资格的不同观点第20-23页
  二、工商登记第23-24页
  三、公司章程第24-26页
  四、股东名册第26-27页
  五、出资证明书第27-28页
  六、实际出资第28-30页
  七、股东协议第30页
  八、行使股东权利第30页
  九、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确认股东资格的七种具体情形第31-47页
 第一节 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的股东资格确认第31-35页
  一、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的含义第31-32页
  二、导致实质股东和名义股东产生的主要具体原由第32-34页
  三、实质股东和名义股东股东资格确认的具体思路第34-35页
 第二节 冒名股东的股东资格确认第35-36页
  一、冒名股东实际上并不存在第35-36页
  二、冒名股东实际存在第36页
 第三节 出资瑕疵者的股东资格确认第36-40页
  一、出资瑕疵概述第36-38页
  二、确认瑕疵出资者股东资格的具体思路第38-40页
  三、确认受让瑕疵出资者所出让股权的民事主体股东资格具体思路第40页
 第四节 股权转让中的股东资格确认第40-43页
 第五节 股权继承中的股东资格确认第43-45页
 第六节 股权赠中与的股东资格确认第45-46页
 第七节 干股股东的股东资格确认第46-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51-52页
后记第52-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
下一篇:公司经营范围的法律属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