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器乐理论与演奏法论文--键盘、簧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手风琴论文

佐罗塔耶夫手风琴《儿童组曲NO.5》音乐风格与演奏技巧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6-7页
第一章 创作背景及风格第7-13页
    第一节 佐罗塔耶夫生平简介第7-8页
    第二节 佐罗塔耶夫作品的创作特点第8-11页
        1. 充分发挥巴扬手风琴的特色第8-10页
        2. 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新音乐风格第10-11页
    第三节 《儿童组曲》创作背景第11-13页
        1. 社会背景第11页
        2. 文艺氛围第11-12页
        3. 民族底蕴第12-13页
第二章 作品分析与音乐风格特点第13-24页
    第一节 作品分析第13-18页
        1. KARABAS-BARABAS(卡拉巴斯-巴拉巴斯)第13-14页
        2. ONE-INCH GIRL(小个子女生)第14-15页
        3. TOY-SHIP(玩具船)第15-16页
        4. CHRISTMAS CAROL(圣诞颂歌)第16-17页
        5. ORIENTAL TUNE AND DANCE(东方风格的曲调和舞蹈)第17-18页
    第二节 《儿童组曲NO.5》的音乐风格第18-21页
        1. 新古典主义风格第18-19页
        2. 新民族主义风格第19-20页
        3. 表现主义风格第20-21页
    第三节 总体创作思维特点第21-24页
        1. 独特的音乐旋律走向第21-22页
        2. 鲜明的节奏特点第22页
        3. 模糊调性在《儿童组曲NO.5》中的体现第22-23页
        4. 现代风格和弦大量使用第23页
        5. 特殊的记谱手法第23-24页
第三章 演奏技术的把握第24-28页
    一、伤感的俄罗斯风格四六度跳进及旋律起伏第24-25页
    二、强弱对比和速度变化突出现代风格第25-26页
    三、多声部旋律线条的把握第26-27页
    四、适度的二度创作第27-28页
结语第28-30页
    一、《儿童组曲NO.5 》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第28页
    二、《儿童组曲NO.5 》既是快乐的也是忧郁的第28页
    三、《儿童组曲NO.5 》的价值第28-30页
参考文献第30-32页
致谢第32页

论文共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影院动画中的煽情特点研究
下一篇:廖昌永的演唱风格探析--分析廖永如何做到符合观众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