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1-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30页 |
2.1 面部表情识别 | 第13-21页 |
2.1.1 面部表情识别概念 | 第13-14页 |
2.1.2 面部表情识别范式 | 第14-17页 |
2.1.3 动态表情识别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2.2 场认知风格 | 第21-24页 |
2.2.1 场认知风格概念 | 第21页 |
2.2.2 场认知风格测量 | 第21-22页 |
2.2.3 场认知风格相关研究 | 第22-24页 |
2.3 场认知风格影响表情识别的研究综述 | 第24-30页 |
2.3.1 场认知风格影响表情识别的相关研究 | 第24-25页 |
2.3.2 场认知风格影响表情识别的理论解释 | 第25-30页 |
3 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案 | 第30-33页 |
3.1 问题提出 | 第30-31页 |
3.2 研究方案与研究假设 | 第31-33页 |
4 实验研究 | 第33-51页 |
4.1 实验一场认知方式对静态表情识别的影响研究 | 第33-39页 |
4.1.1 实验目的 | 第33页 |
4.1.2 方法 | 第33-36页 |
4.1.3 结果与分析 | 第36-38页 |
4.1.4 讨论与结论 | 第38-39页 |
4.2 实验二场认知方式对动态表情识别的影响研究 | 第39-44页 |
4.2.1 实验目的 | 第39页 |
4.2.2 方法 | 第39-41页 |
4.2.3 结果与分析 | 第41-43页 |
4.2.4 讨论与结论 | 第43-44页 |
4.3 实验三家庭因素与场认知方式和表情识别的关系探究 | 第44-51页 |
4.3.1 实验目的 | 第44-45页 |
4.3.2 方法 | 第45-46页 |
4.3.3 结果与分析 | 第46-49页 |
4.3.4 讨论与结论 | 第49-51页 |
5 总讨论 | 第51-57页 |
5.1 对不同认知方式个体面部表情识别正确率的讨论 | 第51-52页 |
5.2 对不同认知方式个体面部表情识别反应时的讨论 | 第52-54页 |
5.3 对不同认知方式个体面部表情识别强度评分的讨论 | 第54页 |
5.4 家庭因素与场认知方式及表情识别关系的讨论 | 第54-57页 |
6 研究回顾 | 第57-59页 |
6.1 研究创新 | 第57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7-59页 |
7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9页 |
附录 | 第69-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