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一) 国外部分 | 第13-14页 |
(二) 国内部分 | 第14-16页 |
四、 “省直管县”改革的理论基础及现实依据 | 第16-23页 |
(一) 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二) 现实依据 | 第20-23页 |
五、 写作思路和创新之处 | 第23-25页 |
(一) 写作思路 | 第23页 |
(二) 创新之处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我国现行“省直管县”改革过渡性行政模式现状 | 第25-33页 |
一、 过渡性行政模式的内涵 | 第25页 |
二、 过渡性行政模式的典型 | 第25-30页 |
(一) 海南模式 | 第25-26页 |
(二) 浙江模式 | 第26-27页 |
(三) 重庆模式 | 第27-28页 |
(四) 河南模式 | 第28-30页 |
三、 过渡性行政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30-33页 |
(一) 过渡性行政模式的同异性分析 | 第30-31页 |
(二) 过渡性行政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国外地方政府行政的典型模式及经验借鉴 | 第33-39页 |
一、 国外地方政府行政模式的典型 | 第33-37页 |
(一) 英国模式 | 第33页 |
(二) 美国模式 | 第33-34页 |
(三) 法国模式 | 第34-35页 |
(四) 德国模式 | 第35-36页 |
(五) 印度模式 | 第36页 |
(六) 日本模式 | 第36-37页 |
二、 国外地方行政典型模式的借鉴 | 第37-39页 |
(一) 减少政府层级 | 第37页 |
(二) 因地制宜设置互相独立的政府结构 | 第37-38页 |
(三) 以自治和公共服务为趋向的地方政府管理模式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省直管县”改革过渡性行政管理模式的路径 | 第39-47页 |
一、 吸收国内外地方政府典型行政模式经验 | 第39-41页 |
二、 积极的做好“省直管县”改革试点工作 | 第41页 |
三、 加强“省直管县”行政模式的法制建设 | 第41-42页 |
四、 完善“省直管县”行政模式的政策支持 | 第42-43页 |
五、 明确界定“省直管县”上下层级的职能 | 第43页 |
六、 科学设计“省直管县”的组织部门体系 | 第43-44页 |
七、 理性限制“省直管县”的人财事权扩张 | 第44-45页 |
八、 强化“省直管县”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