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交变光场时栅直线位移传感器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绪论 | 第9-17页 |
1.1 国内外位移传感器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1.1 光学位移传感器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1.2 时栅位移传感器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17页 |
2.单交变光场时栅测量的基本理论 | 第17-23页 |
2.1 两类光场式时栅的结构特性比较 | 第17-19页 |
2.2 单交变光场时栅的传感机理 | 第19-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3.单交变光场时栅仿真模型与误差分析 | 第23-35页 |
3.1 概述 | 第23页 |
3.2 数学与仿真模型建立 | 第23-27页 |
3.2.1 数学模型建立 | 第23-25页 |
3.2.2 仿真模型建立 | 第25-27页 |
3.3 误差分析 | 第27-34页 |
3.3.1 光源散射角误差分析 | 第27-29页 |
3.3.2 极板结构姿态误差分析 | 第29-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单交变光场时栅测量系统设计 | 第35-51页 |
4.1 概述 | 第35页 |
4.2 结构设计 | 第35-37页 |
4.2.1 极板结构的设计 | 第36-37页 |
4.2.2 安装结构的设计 | 第37页 |
4.3 硬件电路及其软件程序设计 | 第37-50页 |
4.3.1 激励电路设计以及软件程序实现 | 第37-39页 |
4.3.2 采集电路设计以及软件程序实现 | 第39-49页 |
4.3.3 PCB制作 | 第49-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实验验证 | 第51-65页 |
5.1 概述 | 第51页 |
5.2 实验平台的搭建 | 第51-52页 |
5.3 信号测试 | 第52-56页 |
5.4 误差分析与修正 | 第56-61页 |
5.5 性能测试 | 第61-64页 |
5.5.1 精度测试 | 第61页 |
5.5.2 稳定性测试 | 第61-6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6.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总结 | 第65-66页 |
6.2 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