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导论 | 第7-16页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研究意义和方法 | 第7-10页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研究方法 | 第8-10页 |
·关于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国外关于政府干预劳动关系的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国内关于政府干预劳动关系的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问题意识、研究思路和创新观点 | 第13-16页 |
·问题意识、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创新观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企业并购过程中政府干预劳动关系的依据 | 第16-25页 |
·劳动关系的主体分析 | 第16-19页 |
·劳动关系的概念 | 第16-17页 |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定位 | 第17-18页 |
·企业在劳动关系中的社会责任 | 第18页 |
·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权益保护 | 第18-19页 |
·企业并购中的劳动关系 | 第19-22页 |
·企业并购的发展趋势 | 第19-20页 |
·企业并购对劳动关系的影响 | 第20-22页 |
·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劳动关系需要政府干预 | 第22-25页 |
·劳动者的劳权保障是政府的责任 | 第22-23页 |
·企业并购对劳动关系的影响需要政府干预 | 第23页 |
·企业自主权限与劳动者利益博弈需要政府的协调 | 第23-25页 |
第三章:政府对企业并购过程中劳动关系的干预机制存在问题 | 第25-35页 |
·企业并购过程中劳动关系政策的缺失和滞后 | 第25-28页 |
·企业并购过程中劳动关系政策的缺失 | 第25-27页 |
·企业并购过程中劳动关系政策的滞后 | 第27-28页 |
·政策执行和监督中政府干预的缺位 | 第28-30页 |
·政府干预的价值目标偏移 | 第28页 |
·政府干预的手段单一 | 第28-29页 |
·政府干预角色的错位 | 第29页 |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滞后 | 第29-30页 |
·Easynet并购Telindus案例中劳动关系的政府干预机制问题 | 第30-35页 |
·Easynet并购Telindus案例介绍 | 第30-31页 |
·在员工留用方面的政府干预问题 | 第31-32页 |
·在解雇处理方面的政府干预问题 | 第32-33页 |
·在岗位变更及薪资结构调整方面的政府干预问题 | 第33-35页 |
第四章:政府对企业并购过程中劳动关系干预机制的对策研究 | 第35-44页 |
·企业并购过程中劳动关系的政府干预与企业自主权的均衡 | 第35-37页 |
·政府干预适度性原则 | 第35-36页 |
·政府干预适度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 第36页 |
·企业并购过程中劳动关系的政府干预与企业自主权的均衡 | 第36-37页 |
·政府干预对并购过程中劳动关系的调控 | 第37-40页 |
·法律手段 | 第37-39页 |
·经济手段 | 第39-40页 |
·政策手段 | 第40页 |
·政府干预对并购过程中劳动关系的协调和监督 | 第40-44页 |
·促进劳动关系中三方协商机制 | 第40-41页 |
·促进工会制度和集体协商制度 | 第41-43页 |
·完善劳动监督检查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 第43-44页 |
注释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