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移动虚拟社区用户参与意向影响因素研究--以微博社区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1页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第13-15页
        1.2.1 研究目标第13-14页
        1.2.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第15-18页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2 文献述评第17-18页
    1.4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5 研究方案第19-20页
    1.6 论文创新点第20-21页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第21-30页
    2.1 移动虚拟社区概述第21-27页
        2.1.1 移动虚拟社区的概念界定第21-22页
        2.1.2 移动虚拟社区的特点第22-23页
        2.1.3 移动虚拟社区发展现状第23-24页
        2.1.4 移动虚拟社区发展前景第24-25页
        2.1.5 微博社区评述第25-27页
    2.2 感知价值理论综述第27-29页
        2.2.1 感知价值理论研究现状第27-28页
        2.2.2 感知价值理论的应用第28-29页
        2.2.3 感知价值与移动虚拟社区业务第29页
    2.3 理论综述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第30-34页
    3.1 概念模型的构建第30-31页
        3.1.1 模型构建思路第30页
        3.1.2 理论模型第30-31页
    3.2 研究假设第31-34页
        3.2.1 整体感知价值的相关假设第31-32页
        3.2.2 整体感知价值与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假设第32页
        3.2.3 用户满意度与社区参与意向的影响假设第32-33页
        3.2.4 整体感知价值与社区参与意向的影响假设第33-34页
第4章 研究设计第34-38页
    4.1 研究方法第34页
    4.2 问卷设计第34-36页
        4.2.1 变量定义与测量第34-35页
        4.2.2 测试及修改第35-36页
    4.3 数据收集第36-38页
        4.3.1 样本选择第36-37页
        4.3.2 问卷收集与整理第37-38页
第5章 实证研究分析第38-57页
    5.1 样本概况第38-39页
    5.2 移动虚拟社区使用现状第39-42页
        5.2.1 知名社区使用现状第40页
        5.2.2 社区使用动因分析第40-41页
        5.2.3 社区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1-42页
        5.2.4 社区类型的使用比例分析第42页
    5.3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第42-51页
        5.3.1 问卷的信度分析第43-45页
        5.3.2 问卷的效度分析第45-51页
    5.4 实证假设检验分析第51-57页
        5.4.1 相关分析第51-52页
        5.4.2 结构方程模型第52-57页
结论第57-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附录---调查问卷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前中国公民教育中的媒介责任研究
下一篇:城市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适应能力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