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聚乙烯及聚乙烯基嵌段共聚物 | 第13-31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线形端基功能化聚乙烯的制备 | 第13-19页 |
1.2.1 配位链转移聚合 | 第14-16页 |
1.2.2 非乙烯单体方法制备聚乙烯 | 第16-19页 |
1.3 聚乙烯基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 第19-23页 |
1.3.1 活性阴离子聚合 | 第20-21页 |
1.3.2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 第21-22页 |
1.3.3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 | 第22-23页 |
1.3.4 其他方法 | 第23页 |
1.4 线形聚乙烯基嵌段共聚物胶束形貌的研究 | 第23-29页 |
1.4.1 胶束形貌的调控 | 第25-27页 |
1.4.2 蠕虫状胶束的控制生长及共胶束 | 第27-29页 |
1.5 课题的提出 | 第29-31页 |
第2章 端基功能化线形聚乙烯的制备 | 第31-49页 |
2.1 引言 | 第31-3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2-37页 |
2.2.1 主要试剂规格及来源 | 第32-33页 |
2.2.2 试剂的精制 | 第33-34页 |
2.2.3 实验过程 | 第34-36页 |
2.2.4 测试仪器与方法 | 第36-3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7页 |
2.3.1 配位链转移聚合技术制备端羟基聚乙烯 | 第38-45页 |
2.3.2 叶丽德阴离子同源聚合制备端羟基聚乙烯 | 第45-47页 |
2.4 小结 | 第47-49页 |
第3章 结晶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 第49-59页 |
3.1 引言 | 第4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9-52页 |
3.2.1 主要试剂规格及来源 | 第49-50页 |
3.2.2 试剂的精制 | 第50页 |
3.2.3 实验过程 | 第50-51页 |
3.2.4 测试仪器与方法 | 第51-5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2-58页 |
3.3.1 端羟基聚乙烯的酰溴化反应 | 第52-53页 |
3.3.2 聚乙烯大分子引发剂引发的ATRP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53-55页 |
3.3.3 PE-b-PtBA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 第55-56页 |
3.3.4 PE-b-PtBA水解制备PE-b-PAA嵌段共聚物 | 第56-58页 |
3.4 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PE-b-PtBA嵌段共聚物等温结晶与相分离行为 | 第59-75页 |
4.1 引言 | 第59-61页 |
4.1.1 Avrami方程 | 第59-60页 |
4.1.2 聚合物等温结晶数据处理方法 | 第60页 |
4.1.3 小角X-射线散射(SAXS) | 第60-6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1-63页 |
4.2.1 样品信息 | 第61-62页 |
4.2.2 测试仪器与方法 | 第62-6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3-73页 |
4.3.1 非等温结晶与熔融行为 | 第63页 |
4.3.2 聚乙烯等温结晶行为的研究 | 第63-66页 |
4.3.3 PE_(100)-b-PtBA_(30)等温结晶行为的研究 | 第66-68页 |
4.3.4 PE_(100)-b-PtBA_(48)等温结晶行为的研究 | 第68-70页 |
4.3.5 PE_(100)-b-PtBA_(70)等温结晶行为的研究 | 第70-71页 |
4.3.6 嵌段共聚物相分离行为的研究 | 第71-73页 |
4.4 小结 | 第73-75页 |
第5章 结晶性嵌段共聚物溶液自组装行为研究 | 第75-85页 |
5.1 引言 | 第75-76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76-77页 |
5.2.1 主要试剂规格及来源 | 第76页 |
5.2.2 胶束溶液的制备 | 第76-77页 |
5.2.3 测试仪器与方法 | 第77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77-84页 |
5.3.1 溶剂性质对PE-b-PtBA自组装行为的影响 | 第77-79页 |
5.3.2 共聚物组成对PE-b-PtBA自组装行为的影响 | 第79-80页 |
5.3.3 结晶温度对PE-b-PtBA自组装行为的影响 | 第80-81页 |
5.3.4 PE-b-PtBA在DMF中胶束形貌转变机理的探索 | 第81-82页 |
5.3.5 PE-b-PAA水溶液自组装行为的探索 | 第82-84页 |
5.4 小结 | 第84-85页 |
第6章 四氟乙烯/六氟丙烯无规共聚物组成分布的研究 | 第85-95页 |
6.1 引言 | 第85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85-86页 |
6.2.1 材料与来源 | 第85-86页 |
6.2.2 测试仪器与方法 | 第86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86-93页 |
6.3.1 热行为与结晶度 | 第86-88页 |
6.3.2 逐步自成核与退火(SSA) | 第88-91页 |
6.3.3 片晶厚度分布 | 第91-93页 |
6.4 小结 | 第93-95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5-97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95页 |
7.2 展望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7页 |
作者简历 | 第107页 |
教育经历 | 第107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