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州新市民媒介呈现研究--以《苏州日报》、《姑苏晚报》为例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5 本次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城镇化与新市民概念研究 | 第15-24页 |
2.1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 第15-17页 |
2.1.1 城镇化 | 第15-17页 |
2.1.2 新型城镇化 | 第17页 |
2.2 新型城镇化与新市民 | 第17-22页 |
2.2.1 新市民之于新型城镇化 | 第17-18页 |
2.2.2 新市民的定义 | 第18-22页 |
2.3 大众传媒与新市民形象 | 第22-24页 |
2.3.1 新市民形象的界定 | 第23页 |
2.3.2 新市民形象建设的重要性 | 第23-24页 |
第三章 《苏州日报》、《姑苏晚报》报道分析研究 | 第24-39页 |
3.1 新市民群体报道样本选取 | 第24-29页 |
3.1.1 目标样本选取 | 第24页 |
3.1.2 时间范围选取 | 第24页 |
3.1.3 类目建构 | 第24-25页 |
3.1.4 《苏州日报》、《姑苏晚报》样本情况 | 第25-29页 |
3.2 新市民群体样本统计分析 | 第29-39页 |
3.2.1 客观样本量统计情况 | 第29-32页 |
3.2.2 新市民媒介形象呈现刻板化、标签化 | 第32-36页 |
3.2.3 新市民群体样本分析总结 | 第36-39页 |
第四章 新市民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 第39-47页 |
4.1 新市民形象塑造的媒介环境与要素 | 第39-44页 |
4.1.1 新市民形象塑造的媒介环境 | 第39-40页 |
4.1.2 新市民形象塑造的要素 | 第40-44页 |
4.2 新市民形象传播的渠道与模式 | 第44-47页 |
4.2.1 新市民形象传播的渠道 | 第44-45页 |
4.2.2 新市民形象塑造传播的模式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大众媒介助推新市民形象的要点 | 第47-50页 |
5.1 媒体应采用正确的态度报道新市民群体 | 第47-48页 |
5.2 媒体应加强对“本地农转非群体”的关注 | 第48-49页 |
5.3 媒体应重塑新市民形象 | 第49页 |
5.4 媒体助推社会公平、平等意识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