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铁尾矿土壤化利用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与改良技术研究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第1章 绪论第15-29页
    1.1 研究背景第15-18页
    1.2 铁尾矿改良修复技术研究概况第18-24页
        1.2.1 铁尾矿理化性质改良技术概述第18-19页
        1.2.2 铁尾矿污染修复技术概述第19-24页
    1.3 植物-微生物联合改良技术研究进展第24-25页
    1.4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研究进展第25-26页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6-27页
    1.6 研究内容第27-29页
第2章 典型修复植物筛选和特色菌剂的制备第29-38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9-31页
        2.1.1 实验材料第29-30页
        2.1.2 试剂与仪器第30-31页
        2.1.3 实验方法第31页
    2.2 典型的耐盐碱耐重金属修复植物的筛选第31-36页
        2.2.1 植物筛选盆栽模拟污染实验第32-33页
        2.2.2 结果与讨论第33-36页
    2.3 特色土著微生物菌剂的制备第36-38页
        2.3.1 微生物菌剂的制备第37-38页
第3章 铁尾矿土壤化利用过程中植物-微生物联合改良技术研究第38-54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8-40页
        3.1.1 实验材料第38页
        3.1.2 仪器与试剂第38-39页
        3.1.3 实验方法第39-40页
    3.2 植物-微生物联合技术对铁尾矿理化性质改良研究第40-49页
        3.2.1 植物-微生物联合改良技术对尾矿基质pH的影响第41-43页
        3.2.2 植物-微生物联合改良技术对尾矿基质持水量的影响第43-45页
        3.2.3 植物-微生物联合改良技术对尾矿基质酶活性的影响第45-47页
        3.2.4 植物-微生物联合改良技术对尾矿基质孔隙度的影响第47-49页
    3.3 植物-微生物联合技术对植物性能的影响第49-52页
        3.3.1 植物-微生物联合改良技术对植物地上部分的影响第49-50页
        3.3.2 植物-微生物联合改良技术对植物根系的影响第50-51页
        3.3.3 植物-微生物联合改良技术对植物叶绿素的影响第51-52页
    3.4 小结第52-54页
第4章 铁尾矿土壤化利用过程中重金属污染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研究第54-58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54-55页
        4.1.1 实验材料第54页
        4.1.2 仪器与试剂第54页
        4.1.3 实验方法第54-55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55-57页
        4.2.1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对铁尾矿中Pb的去除效果研究第55-56页
        4.2.2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对铁尾矿中Cd的去除效果研究第56-57页
    4.3 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植物-微生物联合改良修复技术工程现场应用第58-70页
    5.1 应用工程方案与施工第58-64页
        5.1.1 工程选址第58-59页
        5.1.2 施工与监测方案第59-64页
    5.2 应用效果分析第64-70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3页
    6.1 结论第70-71页
    6.2 创新点第71-72页
    6.3 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80页
致谢第80-81页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第81-82页
学位论文评阋及答辩情况表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混凝—纳滤组合工艺处理印染整理废水的研究
下一篇:小清河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及管理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