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燃煤过程中铬的赋存和演化规律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铬的地球化学特征第10-12页
        1.1.1 铬的理化性质第10-11页
        1.1.2 铬在环境中的行为第11-12页
    1.2 燃煤过程中铬的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我国煤炭消耗现状第12-13页
        1.2.2 燃煤污染物带来的环境问题第13-14页
        1.2.3 燃煤过程中铬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4 存在的局限性第16页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主要工作量第16-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技术路线第17-18页
        1.3.3 主要工作量第18-19页
第二章 样品和方法第19-26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9页
    2.2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第19-22页
        2.2.1 样品采集第19-21页
        2.2.2 样品预处理第21-22页
    2.3 样品测试分析第22-26页
        2.3.1 理化性质的测试第22页
        2.3.2 煤及燃烧产物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第22-24页
        2.3.3 煤及燃烧产物铬元素赋存形态的测定第24-25页
        2.3.4 计算方法第25页
        2.3.5 数据分析预处理第25-26页
第三章 煤及燃烧产物的理化性质第26-34页
    3.1 煤的工业分析和化学组成第26-27页
    3.2 煤的热重分析第27-28页
    3.3 煤及燃烧产物的形貌变化第28-30页
    3.4 煤及燃烧产物的矿物变化第30-32页
    3.5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四章 煤及燃烧产物中铬的含量分布第34-45页
    4.1 煤中铬的含量分布与富集成因第34-38页
        4.1.1 中国煤中铬的含量分布第35-36页
        4.1.2 煤中铬的富集成因第36-37页
        4.1.3 煤燃烧过程中铬的含量分布第37-38页
    4.2 煤燃烧过程中铬的分配模式第38-44页
        4.2.1 临涣煤中铬的含量分布第38页
        4.2.2 不同停留时间下煤中铬的释放行为第38-40页
        4.2.3 不同燃烧温度下煤中铬的释放行为第40-42页
        4.2.4 不同燃烧温度下钒、钴、镍的释放行为第42-44页
    4.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五章 煤及燃烧产物中铬的赋存形态分布第45-53页
    5.1 煤中铬的赋存状态第45-47页
        5.1.1 中国与世界煤中铬的赋存形态第45-46页
        5.1.2 淮北样品中铬的赋存形态第46-47页
    5.2 煤燃烧过程中铬的迁移特征第47-51页
        5.2.1 逐级提取法分析煤燃烧过程中铬的形态迁移第48-49页
        5.2.2 线性拟合法研究煤燃烧过程中铬的形态转化第49-51页
    5.3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六章 室内模拟电厂燃烧及电厂燃烧产物中铬的环境效应第53-60页
    6.1 电厂燃烧过程中铬进入大气的理论值第53-54页
    6.2 煤及燃烧产物中铬的环境效应第54-58页
        6.2.1 相对富集系数法第55-56页
        6.2.2 污染指标法第56-58页
    6.3 燃煤过程中铬的污染防控第58页
    6.4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7.1 主要结论第60-61页
    7.2 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70页
致谢第70-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产品中重金属及禁用渔药的安全风险评估
下一篇:芳香卤代物电化学固定CO2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