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蒸汽动力工程论文--蒸汽锅炉论文--运行论文--燃烧与调整论文

循环流化床低热值煤—高热值煤粉动态复合燃烧负荷响应特性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课题背景第11-12页
    1.2 循环流化床机组调峰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循环流化床燃烧第13-16页
        1.3.1 循环流化床单一煤种燃烧第14-15页
        1.3.2 循环流化床的复合燃烧第15-16页
    1.4 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6-19页
第二章 循环流化床动态复合燃烧试验系统第19-31页
    2.1 低热值煤-高热值煤粉动态复合燃烧方式第19页
    2.2 试验锅炉简介第19-21页
    2.3 煤粉输送系统第21-25页
        2.3.1 动力供应系统第23页
        2.3.2 给料系统第23-25页
        2.3.3 煤粉气流分配系统第25页
    2.4 试验操作第25-29页
        2.4.1 试验数据采集第26-27页
        2.4.2 操作步骤第27-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三章 动态复合燃烧方式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热负荷响应特性第31-45页
    3.1 试验方法和试验工况第31-35页
        3.1.1 燃料分析第31-32页
        3.1.2 锅炉热负荷计算方法第32页
        3.1.3 风量、原煤阶跃及煤粉添加规律第32-33页
        3.1.4 试验工况介绍第33-35页
    3.2 单一原煤阶跃锅炉热负荷动态响应特性第35-36页
    3.3 复合阶跃锅炉热负荷动态响应特性第36-41页
        3.3.1 变煤粉输送位置对CFB锅炉热负荷响应速率的影响第36-38页
        3.3.2 变煤粉热值对CFB锅炉热负荷响应速率的影响第38-39页
        3.3.3 变煤粉添加量对CFB锅炉热负荷响应速率的影响第39-41页
    3.4 总热量阶跃及煤粉阶跃热量比对CFB锅炉热负荷响应的影响第41-42页
    3.5 动态复合燃烧试验安全性讨论第42页
    3.6 本章小结第42-45页
第四章 循环流化床动态复合燃烧传热特性第45-67页
    4.1 换热系数计算模型及相关参数取值方法第45-49页
        4.1.1 换热系数计算模型第45-48页
        4.1.2 换热系数计算数据取值方法第48-49页
    4.2 单一原煤阶跃换热系数变化特性第49-52页
        4.2.1 单一原煤阶跃物料浓度及床温第49-51页
        4.2.2 单一原煤阶跃换热系数变化特性第51-52页
    4.3 变煤粉输送位置换热系数变化特性第52-60页
        4.3.1 采用煤粉1变煤粉输送位置换热系数变化特性第53-56页
        4.3.2 采用煤粉2变煤粉输送位置换热系数变化特性第56-60页
    4.4 二次风管变煤粉热值换热系数变化特性第60-62页
        4.4.1 二次风管变煤粉热值物料浓度及床温第60-61页
        4.4.2 二次风管变煤粉热值换热系数变化特性第61-62页
    4.5 二次风管变煤粉量换热系数变化特性第62-65页
        4.5.1 二次风管变煤粉量物料浓度及床温第62-64页
        4.5.2 二次风管变煤粉量换热系数变化特性第64-65页
    4.6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五章 循环流化床动态复合燃烧污染物排放及灰渣含碳量第67-71页
    5.1 循环流化床动态复合燃烧污染物排放第67-68页
    5.2 循环流化床动态复合燃烧灰渣含碳量第68-71页
第六章 结论第71-73页
    6.1 总结第71-72页
    6.2 工作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9页
致谢第79-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燃机缸套振动减摩的建模与试验研究
下一篇:Ni/半焦催化剂催化生物质焦油水蒸气重整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