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5-2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第17-22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4.3 文献综合评价 | 第21-22页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2-23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1.6 研究内容与数据来源 | 第23-24页 |
1.6.1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6.2 数据来源 | 第24页 |
1.7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控制基础理论 | 第26-34页 |
2.1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第26-28页 |
2.1.1 概念界定 | 第26-28页 |
2.1.2 研究范围 | 第28页 |
2.2 理论框架 | 第28-29页 |
2.3 理论依据 | 第29-33页 |
2.3.1 复杂系统自组织理论 | 第29-30页 |
2.3.2 经济学供需均衡理论 | 第30页 |
2.3.3 金融风险控制理论 | 第30-31页 |
2.3.4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相关理论 | 第31-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政策风险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34-49页 |
3.1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业务流程 | 第34页 |
3.2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历程 | 第34-36页 |
3.2.1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背景 | 第35-36页 |
3.2.2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历程与现状 | 第36页 |
3.3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的特点 | 第36-37页 |
3.4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存在问题 | 第37-38页 |
3.5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政策与风险系统概述 | 第38-42页 |
3.5.1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政策体系构成与分类 | 第39-40页 |
3.5.2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风险系统构成与分类 | 第40-42页 |
3.5.3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政策风险系统构成与分类 | 第42页 |
3.6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政策风险产生原因 | 第42-43页 |
3.7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政策风险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43-47页 |
3.7.1 数据来源、变量选择与描述统计 | 第43-45页 |
3.7.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45-47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机构风险控制实证分析 | 第49-68页 |
4.1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机构行为风险分类、成因与特征 | 第49-52页 |
4.1.1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机构行为系统概述 | 第49-50页 |
4.1.2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机构行为风险分类 | 第50-51页 |
4.1.3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金融机构行为风险成因 | 第51页 |
4.1.4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非金融机构行为风险成因 | 第51页 |
4.1.5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机构风险特征 | 第51-52页 |
4.2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机构行为风险评估、度量与分析 | 第52-55页 |
4.2.1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机构行为风险评估 | 第52-53页 |
4.2.2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机构行为风险度量 | 第53-54页 |
4.2.3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机构行为风险分析 | 第54-55页 |
4.3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中机构行为风险控制机制与技术 | 第55-63页 |
4.3.1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机构行为风险控制机制 | 第55-56页 |
4.3.2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机构行为风险控制方法及手段 | 第56-61页 |
4.3.3 外生风险控制方法与手段 | 第61-63页 |
4.4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银行机构信用风险控制3SLS动态均衡实证 | 第63-67页 |
4.4.1 理论框架 | 第63-64页 |
4.4.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第64页 |
4.4.3 计量模型构建 | 第64-65页 |
4.4.4 模型估计与回归结果 | 第65-6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农户风险控制仿真模拟 | 第68-76页 |
5.1 试点农户行为风险控制机制体系构建 | 第68-70页 |
5.1.1 试点农户行为风险体系构建 | 第68-70页 |
5.1.2 试点风险控制机制体系构建 | 第70页 |
5.2 风险控制仿真模拟试验 | 第70-73页 |
5.2.1 风险控制系统理论模型构建 | 第70-71页 |
5.2.2 仿真模拟实验 | 第71-73页 |
5.3 优化控制网络模拟实验与分析 | 第73-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六章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环境风险控制实证分析 | 第76-87页 |
6.1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环境风险差异化控制案例分析 | 第76-81页 |
6.1.1 研究背景 | 第76页 |
6.1.2 研究进展 | 第76-77页 |
6.1.3 理论假设与论证 | 第77-80页 |
6.1.4 宁夏同心县案例分析 | 第80-81页 |
6.2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环境风险控制SEM实证分析 | 第81-86页 |
6.2.1 研究背景 | 第81页 |
6.2.2 文献梳理 | 第81页 |
6.2.3 理论模型构建 | 第81-82页 |
6.2.4 数据来源与变量设置 | 第82-83页 |
6.2.5 模型构建与描述统计 | 第83-84页 |
6.2.6 SEM模型检验 | 第84-85页 |
6.2.7 实证结果分析 | 第85-86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七章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风险控制效果实证分析 | 第87-96页 |
7.1 文献梳理 | 第87页 |
7.2 理论假设与研究方法选择 | 第87-88页 |
7.2.1 研究背景与理论假设 | 第87-88页 |
7.2.2 研究方法 | 第88页 |
7.3 模型的理论构建 | 第88-89页 |
7.3.1 因素分析模型选择 | 第88页 |
7.3.2 DEA效率评估模型选择 | 第88-89页 |
7.4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未来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89-92页 |
7.4.1 数据来源和变量的选择 | 第89-90页 |
7.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90-92页 |
7.5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风险控制效果实证分析 | 第92-94页 |
7.5.1 变量选择与描述统计 | 第92-93页 |
7.5.2 实证结果分析 | 第93-94页 |
7.6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96-102页 |
8.1 研究结论 | 第96-97页 |
8.2 政策建议 | 第97-101页 |
8.2.1 积极全面推广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 | 第98页 |
8.2.2 科学调研论证与建立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的信息平台 | 第98-99页 |
8.2.3 增强风险预警控制意识和农村金融、社会安全意识 | 第99页 |
8.2.4 重视差异化管理的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控制机制 | 第99-100页 |
8.2.5 改进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各机构协调功能 | 第100页 |
8.2.6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控制效率亟待提高 | 第100-101页 |
8.3 对策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0页 |
附录 | 第110-114页 |
致谢 | 第114-116页 |
作者简介 | 第116-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