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基于蛋白激酶A(PKA)传导通路探讨通便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机制研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前言第13-14页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第14-25页
    第一章 便秘中西医概况第14-22页
        1 便秘中西医概述第14-19页
            1.1 中医-便秘概述第14-17页
                1.1.1 便秘病名沿革第14页
                1.1.2 便秘的病因和病机第14-15页
                1.1.3 中医分型第15页
                1.1.4 治疗第15-17页
            1.2 西医-便秘阐述第17-19页
                1.2.1 概念第17页
                1.2.2 病因分类第17页
                1.2.3 发病机制分类第17页
                1.2.4 诊断第17-18页
                1.2.5 治疗第18-19页
        2 慢传输型便秘(STC)的发病机制:第19-22页
            2.1 肠神经系统异常第19页
            2.2 结肠平滑肌层异常第19页
            2.3 Cajal间质细胞异常第19-20页
            2.4 胃肠神经递质异常第20-21页
                2.4.1 兴奋性递质第20页
                2.4.2 抑制性递质第20-21页
                2.4.3 双向性递质第21页
            2.5 精神心理因素异常第21页
            2.6 水通道蛋白表达异常第21页
            2.7 其他因素异常第21-22页
    第二章 水通道蛋白与慢传输型便秘的关系第22-24页
        1 对AQP的认识第22页
        2 肠道中AQP3、4的表达及功能第22-23页
        3 AQP3、4与STC的关系第23-24页
    第三章 PKA信号通路与水通道蛋白的关系第24-25页
        1 对PKA信号通路的认识第24页
        2 PKA信号通路与水通道蛋白的关系第24-25页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第25-49页
    实验一、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模型复制第25-29页
        1 实验材料第25-26页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第25页
            1.2 实验动物实验环境第25页
            1.3 实验材料用品第25页
            1.4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25-26页
        2 实验方法第26-27页
            2.1 构建STC模型第26页
            2.2 观察指标与方法第26页
                2.2.1 观察指标第26页
                2.2.2 观察方法第26页
            2.3 造模成功标准第26页
            2.4 取材第26-27页
            2.5 数据处理第27页
        3 实验结果第27-28页
            3.1 一般情况第27页
            3.2 造模前后两组大鼠的粪便粒数及含水量第27-28页
            3.3 炭墨推进率及结肠存留粪便第28页
        4 结论第28-29页
    实验二、STC模型大鼠结肠水通道蛋白3、4及PKA测定第29-36页
        1 实验标本采取第29页
        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9-30页
            2.1 免疫组化第29页
                2.1.1 实验主要试剂与仪器第29页
                2.1.2 实验方法第29页
                2.1.3 图像分析第29页
            2.2 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第29-30页
                2.2.1 实验材料和试剂第29页
                2.2.2 实验仪器第29页
                2.2.3 实验目的第29-30页
                2.2.4 实验方法第30页
            2.3 荧光定量PCR第30页
                2.3.1 实验试剂与材料第30页
                2.3.2 实验仪器第30页
                2.3.3 引物序列第30页
                2.3.4 实验目的第30页
                2.3.5 实验方法第30页
        3 数据处理第30页
        4 实验结果第30-35页
            4.1 免疫组化第30-32页
            4.2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第32-34页
            4.3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第34-35页
        5 结论第35-36页
    实验三、通便汤对STC大鼠粪便质量及肠道活动程度影响第36-41页
        1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36-38页
            1.1 实验动物第36页
            1.2 实验动物分组第36页
            1.3 STC大鼠模型的复制方法第36页
            1.4 实验用药第36页
                1.4.1 中药制剂第36页
                1.4.2 对照组用药第36页
            1.5 实验给药第36-37页
                1.5.1 正常组第37页
                1.5.2 空白对照组第37页
                1.5.3 通便汤组第37页
                1.5.4 通便汤+H89组第37页
            1.6 观察指标第37页
            1.7 数据处理第37-38页
        2 实验结果第38-40页
            2.1 一般情况第38页
            2.2 造模前、造模第120天后各组大鼠24小时粪便数量及含水量比较第38页
            2.3 药物干预4周后各组大鼠24小时粪便数量及含水量比较第38-39页
            2.4 炭墨推进率及结肠存留粪便第39-40页
        3 结论第40-41页
    实验四、通便汤对STC模型大鼠肠组织中的AQP3、AQP4、PKA的分布及表达的影响第41-49页
        1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41页
            1.1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第41页
            1.2 实验标本的取材第41页
            1.3 免疫组化第41页
            1.4 蛋白质免疫印迹第41页
            1.5 荧光定量pcr第41页
            1.6 数据处理第41页
        2 实验结果第41-47页
            2.1 免疫组化第41-44页
            2.2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第44-46页
            2.3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第46-47页
        3 结论第47-49页
第三部分 讨论部分第49-55页
    第一章 实验研究的意义第49-50页
    第二章 通便汤组方分析第50-51页
        1 通便汤药物组成及方解第50页
        2 通便汤用药特色第50-51页
            2.1 润肠通便第50页
            2.2 健脾渗湿第50页
            2.3 益气养阴第50-51页
    第三章 STC大鼠模型复制及评价标准第51-52页
    第四章 实验结果讨论第52-54页
        1 STC模型大鼠一般情况、粪便数量、含水量、肠道动力变化讨论第52页
        2 STC模型大鼠结肠AQP3、AQP4、PKA信号通路表达变化讨论第52页
        3 药物干预4周后各组大鼠一般情况、粪便数量、含水量、肠道动力变化讨论第52-53页
        4 药物干预4周后各组大鼠结肠AQP3、AQP4、PKA信号通路表达变化讨论第53-54页
    第五章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附录一第59-61页
附录二第61-66页
    一、免疫组化第61-62页
        1 实验主要试剂与仪器第61-62页
        2 实验方法第62页
    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第62-64页
        1 实验材料和试剂第62-63页
        2 实验仪器第63-64页
        3 实验方法第64页
    三、荧光定量PCR第64-66页
        1 实验试剂与材料第64页
        2 实验仪器第64-65页
        3 引物序列第65页
        4 实验方法第65-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4种中草药水提物抗五步蛇毒活性研究与从石柑子水提物中分离纯化和鉴定抗五步蛇毒活性的有效成分研究
下一篇:白术芍药散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及与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