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24种中草药水提物抗五步蛇毒活性研究与从石柑子水提物中分离纯化和鉴定抗五步蛇毒活性的有效成分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7页
1 引言第11-14页
    1.1 前言第11-12页
    1.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2-14页
        1.2.1 几种抗蛇毒中草药的比较研究第12页
        1.2.2 石柑子水提物对五步蛇蛇毒的抑制效果分析第12-13页
        1.2.3 石柑子水提物的分离纯化与成分鉴定第13-14页
2 二十四种中草药水提物抗五步蛇毒活性的比较研究第14-25页
    2.1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14页
    2.2 材料与试剂第14-15页
        2.2.1 药品第14页
        2.2.2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14-15页
    2.3 方法与步骤第15-17页
        2.3.1 样品的制备第15页
        2.3.2 不同中草药对五步蛇毒PLA_2活性抑制效果检测实验第15-16页
        2.3.3 不同中草药对五步蛇毒蛋白水解酶活性抑制效果检测实验第16-17页
        2.3.4 不同中草药对五步蛇毒透明质酸酶活性抑制效果检测实验第17页
    2.4 结果第17-23页
        2.4.1 不同中草药对五步蛇毒PLA_2活性抑制效果检测实验第17-19页
        2.4.2 不同中草药对五步蛇毒蛋白水解酶活性抑制效果检测实验第19-21页
        2.4.3 不同中草药对五步蛇毒透明质酸酶活性抑制效果检测实验第21-23页
    2.5 讨论第23-25页
3 石柑子水提物抗五步蛇毒活性研究第25-35页
    3.1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25页
    3.2 材料与试剂第25-26页
        3.2.1 药品第25页
        3.2.2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25-26页
    3.3 方法与步骤第26-28页
        3.3.1 材料的提取第26页
        3.3.2 石柑子水提物对五步蛇毒PLA_2活性抑制效果测定第26-27页
        3.3.3 石柑子水提物对五步蛇毒透明质酸酶活性抑制效果测定第27页
        3.3.4 石柑子水提物对五步蛇毒蛋白水解酶活性抑制效果测定第27页
        3.3.5 蛇毒凝血活性测定第27页
        3.3.6 致死保护实验第27-28页
        3.3.7 蛇毒出血活性测定第28页
    3.4 结果第28-33页
        3.4.1 石柑子水提物对五步蛇毒PLA_2活性的影响第28-29页
        3.4.2 石柑子水提物对五步蛇毒蛋白水解酶活性的影响第29-30页
        3.4.3 石柑子水提物对五步蛇毒透明质酸酶活性的影响第30-31页
        3.4.4 石柑子水提物对五步蛇毒凝血活性的影响第31-32页
        3.4.5 石柑子水提物对五步蛇毒出血活性的影响第32-33页
        3.4.6 致死保护实验第33页
    3.5 讨论第33-35页
4 从石柑子水提物中分离和鉴定抗五步蛇毒活性的有效成分研究第35-42页
    4.1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35页
    4.2 试剂与材料第35-36页
        4.2.1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35-36页
    4.3 方法与步骤第36-37页
        4.3.1 材料的提取第36页
        4.3.2 AB-8大孔树脂分离石柑子水提物第36页
        4.3.3 五步蛇毒PLA_2活性抑制效果检测第36页
        4.3.4 五步蛇毒蛋白水解酶活性抑制效果检测第36-37页
        4.3.5 HPLC分离纯化第37页
        4.3.6 洗脱物五步蛇毒PLA_2活性抑制效果检测第37页
        4.3.7 洗脱物五步蛇毒蛋白水解酶活性抑制效果检测第37页
        4.3.8 气质联用仪检测成分第37页
    4.4 结果第37-41页
        4.4.1 AB-8大孔树脂分离结果及活性检测第37-39页
        4.4.2 HPLC分离效果及活性检测第39-40页
        4.4.3 气质联用仪检测结果第40-41页
    4.5 讨论第41-42页
5 全文总结第42-44页
6 文献综述第44-48页
    6.1 蛇毒的临床并发症第44页
    6.2 植物中PLA_2的抑制剂第44-45页
    6.3 植物中抗蛇毒的活性成分第45-47页
        6.3.1 蛋白类第45-46页
        6.3.2 黄酮类第46页
        6.3.3 香豆素类第46页
        6.3.4 紫檀素类第46-47页
    6.4 总结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4页
附录A第54-55页
附录B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麻酚性成分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蛋白激酶A(PKA)传导通路探讨通便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