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2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三)文献评述 | 第18-19页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1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1页 |
五、本文的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一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22-34页 |
第一节 财务信息质量理论 | 第22-25页 |
一、财务信息质量界定 | 第22页 |
二、财务信息质量评价方法 | 第22-24页 |
三、财务信息质量衡量标准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审计监督理论 | 第25-31页 |
一、审计监督体系概述 | 第25-28页 |
二、审计监督对象 | 第28-29页 |
三、审计监督工作方法 | 第29-31页 |
第三节 其他相关理论 | 第31-33页 |
一、受托责任理论 | 第31页 |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31-32页 |
三、信号传递理论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二章 国有能源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及审计监督现状 | 第34-51页 |
第一节 国有能源上市公司发展概述 | 第34-38页 |
一、我国能源行业界定及现状 | 第34-36页 |
二、国有能源上市公司的发展概述 | 第36-38页 |
第二节 国有能源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现状 | 第38-41页 |
一、财务信息真实可靠性现状 | 第38-39页 |
二、财务信息关联机制现状 | 第39-40页 |
三、财务信息披露现状 | 第40-41页 |
第三节 国有能源上市公司审计监督现状 | 第41-50页 |
一、国家审计对国有能源上市公司实施的审计监督 | 第41-45页 |
二、国有能源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监督现状 | 第45-47页 |
三、国有能源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现状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设计 | 第51-60页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第51-53页 |
第二节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53-54页 |
第三节 变量选取 | 第54-58页 |
一、被解释变量的定义与选取 | 第54-55页 |
二、解释变量定义与选取 | 第55-56页 |
三、控制变量设计 | 第56-58页 |
第四节 模型设计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第60-71页 |
第一节 实证分析 | 第60-68页 |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60-61页 |
二、相关性分析 | 第61-62页 |
三、回归分析 | 第62-68页 |
第二节 稳健性检验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71-77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71-72页 |
一、国家审计监督质量与财务信息质量正相关 | 第71页 |
二、内部审计监督质量与财务信息质量正相关 | 第71页 |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质量与财务信息质量正相关 | 第71-72页 |
四、审计监督协同效应与财务信息质量正相关 | 第72页 |
第二节 政策及建议 | 第72-75页 |
一、加大国有能源上市公司国家审计力度 | 第72-73页 |
二、增强国有能源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重视程度 | 第73-74页 |
三、规范注册会计师审计资源市场 | 第74-75页 |
四、整合内外部审计监督机制 | 第75页 |
第三节 研究不足和局限性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