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行车组织论文--车站工作组织论文--编组站工作组织与管理系统论文

基于资源可用度的编组站作业计划与动态车流耦合优化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案第14-17页
第2章 编组站资源可用度的影响因素及其计算方法第17-28页
    2.1 编组站资源可用度概述第17-19页
    2.2 编组站资源可用度的计算方法第19-26页
        2.2.1 编组站资源可用度计算方法第19-26页
        2.2.2 编组站资源可用度计算步骤第26页
    2.3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3章 编组站作业计划与车流动态分析第28-38页
    3.1 编组站作业计划概述第28-31页
        3.1.1 阶段计划的主要组成内容及编制依据第28-29页
        3.1.2 阶段计划的编制思路第29-31页
    3.2 编组站车流的动态性分析第31-33页
    3.3 编组站作业计划与车流的动态关系第33-37页
        3.3.1 到达列车信息波动范围第33-35页
        3.3.2 解编作业时间容许波动范围第35-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编组站作业计划与动态车流耦合优化模型第38-59页
    4.1 编组站计划与车流耦合度计算第38-39页
    4.2 编组站解编计划耦合优化模型第39-43页
    4.3 基于资源可用度的编组站计划与动态车流耦合优化模型第43-58页
        4.3.1 基于资源可用度的编组站阶段计划优化模型第44-57页
        4.3.2 基于资源可用度的编组站阶段计划优化步骤第57-58页
    4.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实例分析第59-85页
    5.1 兰州北编组站咽喉可用度计算第59-70页
    5.2 编组站解编计划与动态车流耦合优化第70-75页
    5.3 基于资源可用度的编组站阶段计划优化第75-83页
    5.4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结论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缝线路钢轨局部温度变化对纵向力学特性的影响
下一篇:高速铁路通过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