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某斡旋受贿犯罪案认定的分析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案情介绍及争议焦点 | 第10-14页 |
1.1 案情介绍 | 第10-12页 |
1.2 判决结果 | 第12页 |
1.3 争议焦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本案争议焦点的法律问题分析 | 第14-30页 |
2.1 陆某请托刘某行为的认定 | 第14-23页 |
2.1.1 斡旋受贿中斡旋基础条件的判断 | 第15-18页 |
2.1.2 斡旋受贿罪谋利要件的辨析 | 第18-22页 |
2.1.3 陆某犯罪行为的法律认定 | 第22-23页 |
2.2 刘某二次斡旋行为及陆某、刘某关系的认定 | 第23-27页 |
2.2.1 刘某二次斡旋行为的认定 | 第23-25页 |
2.2.2 陆某送予刘某钱款行为的认定 | 第25-27页 |
2.3 陆某退款行为的评价与陆某犯罪金额的认定 | 第27-30页 |
2.3.1 陆某退还钱款行为的评价 | 第28-29页 |
2.3.2 陆某犯罪金额的认定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本案引发的思考 | 第30-35页 |
3.1 完善对斡旋受贿罪的法律规范 | 第30-32页 |
3.1.1 明确二次及多次斡旋行为的规范 | 第30页 |
3.1.2 完善斡旋受贿罪的量刑设置 | 第30-32页 |
3.2 加强反腐败配套制度建设 | 第32-34页 |
3.2.1 完善过问案件登记制度 | 第32-33页 |
3.2.2 重设廉政账户,完善财物上交 | 第33-34页 |
3.3 以监察委重构职务犯罪调处权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