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0-16页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的依据第10页
        1.1.2 选题的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 研究路径与方法第14页
    1.4 创新之处第14-16页
2 基本概念界定第16-24页
    2.1 新媒体概念界定第16-22页
        2.1.1 新媒体的定义第16-17页
        2.1.2 新媒体的主要特征第17-18页
        2.1.3 新媒体的主要形式第18-20页
        2.1.4 新媒体的重要功能第20-22页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界定第22-24页
        2.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第22页
        2.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第22-24页
3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第24-28页
    3.1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第24-26页
        3.1.1 为大学生提供新的知识补充第24页
        3.1.2 为大学生提供新的实践方式第24-25页
        3.1.3 为大学生提供新的内化方式第25-26页
    3.2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第26-28页
        3.2.1 对大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影响第26页
        3.2.2 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第26-27页
        3.2.3 对大学生行为方式的影响第27-28页
4 大学生群体特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第28-34页
    4.1 大学生群体特征第28-30页
        4.1.1 思想特征第28页
        4.1.2 认识特征第28-29页
        4.1.3 心理特征第29-30页
    4.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第30-34页
        4.2.1 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切合学生实际第30-31页
        4.2.2 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调、效率低第31页
        4.2.3 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缺乏针对性第31-34页
5 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第34-42页
    5.1 搭建平台,推进新媒体环境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第34-35页
        5.1.1 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引领社会思潮第34页
        5.1.2 推进校园新媒体文化建设,凝聚学生力量第34-35页
    5.2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媒体素养第35-37页
        5.2.1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的综合素质第35-36页
        5.2.2 发挥多种传媒优势互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第36-37页
    5.3 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媒体素养第37-38页
        5.3.1 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第37页
        5.3.2 提倡健康的传媒道德第37-38页
    5.4 改革创新,建立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体系第38-42页
        5.4.1 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第38-39页
        5.4.2 注重网络道德教育,健全网络监管制度第39-42页
6 结论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作者简历第48-50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单目视觉的大型工件现场测量系统研究
下一篇:政党与民主巩固—拉里·戴蒙德民主思想研究